李寶兒回到京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召回放假的員工,重新安排大家投入到醫館的工作中。她站在慧養堂的院子里,員工們在她的指揮下忙碌起來,人人手里都有具體的任務。
首先,從銅山鎮帶回來的兩大車藥材被搬進院中,鋪滿了臨時搭建的晾曬架。
李寶兒走到藥材前,仔細檢查每一袋的標簽,確保藥材名稱和數量無誤。她讓工人們把草藥分類,一類是需要晾曬的,比如枸杞、黃芩等耐儲存的藥材,這些都被攤開在竹簾上,迎著太陽曬干,避免潮濕發霉。
另一類是較為嬌貴的藥材,如人參、靈芝等,她則安排專門的房間進行陰干,避免陽光直射破壞藥效。
在晾曬的同時,另一組人手則開始處理需要立即煉制的藥材。李寶兒領著他們進入煉藥房,爐火已經點燃,幾口大銅鍋正在等待藥材入鍋。
她親自指揮,首先將一些藥材用小刀切成均勻的薄片,然后下鍋進行熬煮。她解釋道:“這些藥材必須在高溫下提煉,藥效才能完全釋放。”濃郁的藥香隨著蒸汽彌漫在整個房間,空氣中仿佛帶著一股甘甜的味道。
經過幾輪熬煮后的藥材被舀出,轉移到石磨旁,由熟練的工人將其細細研磨成粉。這些粉末有的用來制作藥膏,有的則會進一步加工成丸藥。
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精準無誤,李寶兒時刻在一旁監督,確保藥材的效力不會因工序疏漏而減弱。
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晾曬、切割、煉制、研磨,員工們分工合作,忙而不亂。李寶兒一邊巡視,一邊不時上前指導,看到藥材從原料到成品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當,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也為慧養堂即將再次煥發生機而感到欣慰。
臨近冬至,京城里突然爆發了一場來勢洶洶的瘟疫,病患們高燒不退、咳嗽不止,且具極強的傳染性。這種癥狀讓李寶兒立即聯想到現代的“新冠肺炎”,但她并未慌亂,反而冷靜地開始應對。
她首先叫來了婆婆張玉花,詳細講解了瘟疫的情況,并囑咐她趕緊縫制大量的口罩。張玉花手腳麻利,不僅自己動手,還召集了幾位熟練的裁縫,日夜加班,短時間內就制作出了一批簡單而實用的棉紗口罩。
李寶兒將這些口罩發放給慧養堂的醫護人員,同時下令所有進入醫館的人必須佩戴口罩,最大限度地減少傳染風險。
與此同時,李寶兒迅速組織團隊,分區設立專門的隔離病房,將疑似感染者與其他病人分開治療。
她還設立了嚴格的消毒程序,要求每名醫護人員在接觸病患后都要用酒精徹底洗手,并對器具進行高溫消毒。
盡管面對的病情復雜棘手,李寶兒依然堅持不懈地研究病情,利用現代醫學的經驗和古代的中草藥療法相結合,積極尋找應對措施。
她根據每位患者的不同癥狀,開出了專門的藥方,尤其重視增強免疫力和緩解呼吸道癥狀的草藥。
李寶兒不僅在醫館內指揮若定,還深入到每一間病房查看病患,親自給他們把脈開藥,鼓勵他們保持信心。在她的帶領下,慧養堂的醫護人員井然有序地開展工作,迅速贏得了百姓的信任,許多患者在她的悉心治療下病情開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