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兒點點頭,神色淡定,心中早已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她知道此事并非簡單的請求,而是涉及到皇帝的意旨,必須謹慎對待。于是,她走上前一步,對王公公行禮,淡然說道:“小女領旨,多謝王公公傳旨。我即刻隨您進宮。”
王公公點頭示意,隨后領著李寶兒上了宮中的馬車,直奔皇宮而去。一路上,空中的氣氛凝重,但李寶兒面色從容,毫無懼色。
到達金鑾殿后,李寶兒跪伏于殿前,恭敬行禮:“臣女李寶兒,叩見皇上。”
獨孤皇帝坐在龍椅上,目光中透出幾分威嚴,淡淡開口道:“李寶兒,平身吧。朕聽聞你在抗疫期間表現出色,救治了許多病人,朕對你頗為欣賞。不過,今天朕召你前來,乃是為了一件私事。”
李寶兒站起身來,神色平靜,靜靜等待皇帝的下文。
獨孤皇帝接著說道:“宇文瓊想跟你學醫,朕想知道,為何你遲遲不肯答應?這件事難道如此為難你嗎?今早宇文泰宰相奏請朕下旨,令你收他的女兒宇文瓊為徒。朕已答應她了,你看怎么辦呢?"
李寶兒心中已有準備,深吸一口氣后,坦然說道:“回稟陛下,宇文瓊姑娘心系醫道,這是好事,但臣女實在無法收她為徒。宇文瓊性情急躁,行事常常只憑一時沖動。學醫乃是一條艱辛且漫長的道路,必須有耐心、恒心、以及對病患的仁心。若無這些基礎,學醫只會誤人誤己。”
獨孤皇帝皺眉:“你是說,宇文瓊并不適合學醫?”
李寶兒微微點頭,繼續說道:“正是如此。陛下,醫術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一種心境的修煉。宇文瓊雖有志向,但她的性格和態度尚未成熟。尤其是她不依不饒,甚至施壓讓我收徒,這樣的心態,若不改變,恐怕難以真正走入醫道。”
獨孤皇帝聽到此處,面色漸漸緩和,若有所思。他看著李寶兒,問道:“依你之見,宇文瓊若不改性情,便不能學醫?”
李寶兒毫不猶豫地回答:“陛下,正是如此。學醫者需有仁心善念,能耐心傾聽病患,細心診治。宇文瓊的執念未必是壞事,但若無法靜下心來專注學習,甚至強求于我,這樣的人能學醫嗎?若是連自身都難以調和,又怎能去醫治別人?”
獨孤皇帝緩緩點頭,沉吟片刻,終于嘆了口氣說道:“你所言不無道理,朕也不想強人所難。看來,宇文瓊確實還需時日修煉心性。”
李寶兒拱手謝恩:“多謝陛下明察秋毫,臣女絕無不敬之意,只是不愿誤人誤己。”
獨孤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揮手道:“你下去吧,朕明白了此事的原委,不會再強行逼你收徒。”
李寶兒再次俯身行禮:“臣女告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