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知脈搏的浮沉、緩急。”高致遠說道,“比如,若脈搏浮而快,可能是風熱入侵;若沉而慢,可能是寒濕內蘊。你可以試著為我測脈。”
宇文瓊心中緊張,但還是按捺住心情,輕輕地用手指探上高致遠的手腕。她閉上眼睛,專注感受著脈搏的跳動。高致遠默默觀察,給她一些時間。
“你覺得脈象如何?”高致遠問道。
“有些浮動,感覺比較急促。”宇文瓊小心回答,心中有些忐忑。
“很好,浮而急通常指向內熱或情緒波動。”高致遠點了點頭,鼓勵道,“記得每個脈象的背后都有其獨特的意義。你可以多練習,慢慢積累經驗。”
宇文瓊深吸一口氣,心中漸漸平靜下來,開始意識到脈象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她心中感激高致遠的耐心和指導:“謝謝你,高師兄,我會繼續努力的。”
“我相信你能夠掌握的,別急。”高致遠微笑著說,眼中滿是鼓勵。
在這一刻,宇文瓊對針灸的理解似乎又深入了一層,內心充滿了堅定的信念。
李寶兒站在慧養堂的治療室內,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整齊的藥材架上。今天,她特意邀請了宇文瓊來學習針灸的技巧。
李寶兒知道,針灸是一門精妙的技藝,關鍵在于觀察與手法。
“宇文小姐,首先,我們要明確針灸的基本原理。”李寶兒輕聲說道,“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的腧穴來調節身體的氣血,達到治病的效果。”
她從藥材架上取下了幾根銀針,輕輕地握在手中,示范著如何挑選合適的針具。“針的粗細、長度和材質都會影響療效。我們今天用的是細針,適合調理氣血。”
接下來,李寶兒開始介紹針灸的具體步驟。她指向一張標有腧穴的圖,解釋道:“這里是合谷穴,能緩解頭痛和面部不適。我們將針插入合谷穴,深度約為1-2寸。”
宇文瓊聚精會神地看著,李寶兒將針輕輕刺入合谷穴,動作輕盈而穩健。她叮囑:“要順勢而入,避免用力過猛,以免造成疼痛。”
然后,李寶兒又引導宇文瓊進行自我練習。“你可以試試在自己手背上的合谷穴。記得調整角度,慢慢地推進。”
宇文瓊小心翼翼地模仿著,雖然她的手略微顫抖,但她的眼神卻充滿了專注。李寶兒在一旁指導,“感覺到皮膚的緊繃,說明你已經找到正確的角度了。”
經過幾次練習,宇文瓊終于成功地在自己身上施針。李寶兒微笑著鼓勵她:“很好!現在,我們可以來試試別的腧穴,比如太沖穴,這個穴位有助于舒緩壓力和焦慮。”
李寶兒耐心地向宇文瓊演示了如何找到太沖穴的位置,并再次示范了針刺的手法。“在施針時,心中要保持寧靜,才能更好地感知患者的反應。”
通過這一堂課,宇文瓊不僅學會了基本的針灸技巧,更體會到了其中的細膩與智慧。李寶兒心中也暗自欣慰,能夠將這門古老的技藝傳授給有志之士,令她感到無比滿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