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動蕩的夏天,雨水肆虐,黃河水位急劇上漲,洪水席卷了沿岸的村莊,淹沒了田地,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民眾在水深火熱中掙扎,呼救聲不絕于耳,
然而,朝廷內的官員們卻因明哲保身而推三阻四,互相推諉責任。他們的冷漠和自私在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顯得格外刺眼。
蕭謹言站在朝堂上,目睹了這一切。他的心中燃起了強烈的不滿與焦慮,眼前這些只顧自身利益的官員,讓他倍感失望。
他回想起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所受的家教,心中涌起一股責任感:作為一個有能力的人,自己不能置身事外。
于是,他決定主動請辭,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意愿,愿意前往災區,參與抗洪救災和賑災工作。
“陛下,百姓的苦難如同刀割,我無論如何都不能袖手旁觀。”蕭謹言堅定地說。他的聲音響亮而堅定,傳達出一種決心,仿佛能夠撼動朝堂的沉悶。
雖然身邊的官員對此反應冷淡,但他不為所動,心中只想著那些在洪水中掙扎求生的百姓。
“若我去抗洪,必將盡心竭力,絕不辜負陛下的信任。”他向皇帝保證。蕭謹言的真誠與勇氣讓在座的官員們無言以對,也讓皇帝感受到了他對民眾深切的關懷。
最終,皇帝被他的決心所打動,點頭同意,讓他前去災區,負責協調救援工作。
蕭謹言從朝堂走出,心中滿是沉重的責任感。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不會平坦,面對的不僅是自然的災難,還有那些麻木的心靈。
他發誓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一切,去拯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于是,他立即著手準備,動員各方資源,準備帶著醫藥和食物奔赴受災地區。他的行動,如同一縷光明,照亮了這個黑暗的夏天。
蕭謹言回到家中,神情凝重,心中充滿了對即將展開的抗洪救災工作的思考。他走進屋內,看到李寶兒正在一旁整理藥材,忙得不可開交。看到她,他的心中頓時安定下來,便將自己請辭的事情告訴了她。
“寶兒,我剛剛主動請辭了,準備前往災區參與抗洪賑災。”蕭謹言的聲音帶著一絲緊張,卻也充滿了堅定。他知道,這個決定意味著許多不確定性和挑戰,但內心深處,他始終相信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李寶兒聽后,眼中閃爍著擔憂的神色,但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你愿意去幫助那些需要的人,我很為你感到驕傲。”她認真地說道,“不過,抗洪賑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需要一些策略和方法。”
“是的,我正想著這方面的事情,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蕭謹言急切地問道,眼中透出對她智慧的信任。
李寶兒想了想,清晰地梳理出幾條策略:“首先,要妥善安置災民。考慮到黃河沿岸的水災情況,我們可以將一些災民向長江中下游遷徙,那里的環境相對安全,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