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街道上,李寶兒與宇文瓊幾天來忙碌不已。
他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搭建了一個簡易的診療臺,周圍圍滿了渴望得到幫助的人們。李寶兒身穿白色醫者袍,手中把脈、開方,專注而溫柔;宇文瓊則忙著登記患者信息,并組織募捐。
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映襯得她們的臉龐格外堅定。李寶兒一邊為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診脈,一邊微笑著叮囑:“您要多喝水,保持飲食清淡,別忘了按時吃藥。”老人感激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淚光。
周圍的行人被她們的善舉所感染,紛紛停下腳步。一個年輕的小販拿出自己一天的收入,主動遞上幾枚銅錢,嘴里說著:“這點微薄之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就好。”他的舉動引起了一陣低聲贊嘆,更多的人開始自發捐款,甚至還有人帶來了家中的舊衣物、食物,紛紛放在募捐箱中。
宇文瓊見狀,連忙招呼身邊的志愿者們,將這些愛心物品整理好,并感謝每一位捐贈者。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謝謝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愛心會傳遞下去,幫助更多的人!”
街道上,人潮不斷,李寶兒和宇文瓊他們忙得不可開交,看到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前來,孩子們的面容雖然蒼白,但眼中卻透著希望。李寶兒蹲下身來,輕聲安慰:“小朋友,別害怕,我們會幫你們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行人加入了募捐的隊伍。李寶兒和宇文瓊的堅持與熱情激發了人們心中的善念。街道的氣氛愈發溫暖,愛心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海,涌動在這片土地上。
在這個夏日的午后,義診現場成了一個愛的集結地,醫者與百姓的心緊緊相連,匯聚成了無形的力量,支撐著這個城市,照亮了那些需要幫助的靈魂。
夜幕降臨,街道上的喧囂漸漸平息,李寶兒坐在診療臺旁,疲憊而欣慰地查看著當天募捐而來的物品和錢財。她用筆在紙上逐一記錄,滿紙的數字是眾人心意的體現。
她發現,不僅有銅錢、米面,還有大堆的藥材、衣物和生活必需品,每一樣都是愛心的結晶。
李寶兒抬起頭,目光堅定。她轉向宇文瓊,低聲說:“這些物資和捐款,不能就這樣放著。我們得想辦法把它們送到災區,幫助那些受苦的人。”宇文瓊點點頭,眼中閃爍著認同的光芒。
“你回去跟你父親說,讓他幫忙安排這件事。”李寶兒繼續說道,“要找到合適的人將這些東西安全送到那里。”
宇文瓊立即起身,心中充滿使命感:“我這就去安排。”她知道宇文泰身邊有不少能打的武師,正是護送物資的好人選。
不久后,宇文瓊回到家中,向宇文泰匯報了李寶兒的計劃。宇文泰聽聞此事后,毫不猶豫地表示全力支持,并迅速召集了數位精通武功的師傅前來相助。這些師傅個個身懷絕技、武藝高強,皆是江湖中的翹楚人物。
眾人齊心協力,將各類救援所需的物資一一清點并整齊裝車。每一件物資都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妥當,相互之間緊密排列卻又互不擠壓,以保證在運輸途中不會因顛簸而受損或掉落。
同時,還對車輛進行了全面檢查和加固處理,確保其能夠承受長途跋涉的考驗,保障這一路的行駛安全無虞。。
待一切準備工作皆已完成,宇文泰更是身先士卒,親自帶領這支精銳隊伍向著災區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