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獨孤皇帝立即傳下旨意,召見了孫將軍。在一番密談之后,他明確指示孫將軍要繼續堅守在北方邊境,牢牢守住國門,確保邊疆地區的穩定局勢不受任何侵擾。
因為北方邊境同樣面臨著諸多外部壓力和挑戰,如果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危機。
而在精心篩選之后,獨孤皇帝最終選定了蕭謹騰作為此次出征福建剿滅倭寇的主帥人選。這位蕭謹騰將軍乃是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猛將,不僅武藝高強、謀略過人,而且治軍嚴謹、深得軍心。
相信有他掛帥出征,定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早日蕩平福建一帶的倭寇之亂。
蕭謹騰雖年輕,但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戰場經驗,他被看作是最適合的將領之一。獨孤皇帝相信,憑借蕭謹騰的能力和果敢,倭寇一定會被驅逐出福建。
“蕭將軍,北方的事暫時交給孫將軍,他可以穩住局面。而你,必須親自去福建,解決倭寇的問題。”獨孤皇帝在朝堂上鄭重宣布。
蕭謹騰雖然心中有些不舍,畢竟他在北方的戰場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作為大周的忠誠將士,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
聽到皇帝的命令后,他毫不猶豫地應命:“陟罰臧否,不敢推辭。倭寇的事情,必定一舉掃清。”
蕭謹騰那堅定不移的決心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一般,令朝堂之上的眾大臣們都不禁為之動容、深感欽佩不已。
他們紛紛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位英勇無畏的將軍將會如何在福建創造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來。
此時,端坐在龍椅之上的獨孤皇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并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很好!蕭愛卿既有此等雄心壯志,朕自然對你寄予厚望。此次福建之行,朕期待著你能夠凱旋而歸,為我大周再添輝煌戰績!”
得到皇帝陛下的贊許與鼓勵之后,蕭謹騰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他抱拳躬身行禮道:“謝皇上隆恩!末將定當不辱使命,奮勇殺敵,以報皇恩浩蕩!”說罷,便轉身退下朝堂,回到府中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出征所需的行裝。
幾日后,一切準備就緒。蕭謹騰身背厚重的行囊,辭別了京城中的親朋好友以及滿朝文武官員,率領著一隊精銳之師,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福建的漫漫征途。
一路上,旌旗飄揚,馬蹄聲響徹云霄。然而,蕭謹騰深知前方等待著他的必將是無數未知的艱難險阻。但是,他那顆熾熱的心卻從未有過絲毫退縮之意,反而愈發堅定起來。
因為在他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信念——那就是要用自己的鮮血與汗水,為大周的黎民百姓謀福祉,為這片壯麗山河鑄就更為偉大的赫赫戰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