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幾個月前,蕭謹騰帶領著自己訓練出來的精英部隊,抵達福建沿海的一個小鎮。
盡管他曾在北方邊境進行過多次戰斗,但這里是陌生的水域,面對倭寇的水上優勢,他清楚自己不能急于與敵人正面交鋒,而是需要時間來熟悉海上作戰的規則和地形,提升自己部隊的作戰能力,尤其是水上戰斗的技巧。
在福建沿海的港口,蕭謹騰的軍隊一到,首先與地方官員和漁民進行了簡短的交流,了解了倭寇的活動范圍和常用戰術。
當地的漁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片海域附近,對于倭寇的侵擾可謂是早有耳聞。
那些令人發指的惡行早已傳遍了每一個角落,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焦點話題。
久而久之,他們不僅知曉了倭寇兇殘無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是通過與其他受害者的交流以及自身的觀察,對這些來自海外的敵人的作戰方式逐漸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然而,盡管如此,由于長期以來一直處于被侵害的狀態之中,漁民們心中對抗倭寇的信心卻并不是很強。
每次看到倭寇那猙獰的面目和鋒利的刀劍,他們的內心都會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恐懼之情。這種恐懼就像一片沉重的烏云,始終籠罩在他們的心頭,揮之不去。
而蕭謹騰作為這支軍隊的將領,自然深知其中的艱難險阻。他明白,僅僅依靠現有的陸地兵力想要輕易地打敗這群如狼似虎的倭寇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場單純的肉體力量之間的較量,更多的則是對于海戰技巧和航海經驗的巨大考驗。
經過深思熟慮之后,蕭謹騰最終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暫時讓軍隊得到充分的休養和調整。
他要利用這段時間來加強士兵們的訓練,提高他們的戰斗力;同時也要仔細研究倭寇的戰術特點,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即將到來的激烈戰斗打下堅實的基礎。
蕭謹騰目光如炬,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帶來的兄弟們向港口附近的小島進發。
這座小島地勢險要,四周環水,是一個絕佳的安營扎寨之地。眾人迅速行動起來,搭建營帳,布置防御工事,不一會兒便建成了一座簡易卻堅固的營地。
接下來,緊張有序的水上作戰訓練拉開帷幕。蕭謹騰深知,想要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揚帆遠航,戰勝敵人,就必須讓士兵們對水上裝備了如指掌。
于是,他親自帶領大家來到岸邊,詳細介紹起長舟、戰船、櫓具等各類水上裝備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士兵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蕭謹騰的講解,不時提出問題,互相交流心得。待基本了解之后,他們便迫不及待地登上船只,開始實際操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