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香..."孫媒婆嗅了嗅,"里頭添了龍腦吧?"她忽然拍手笑道,"難怪李家老夫人說,這丫頭配的醒酒丸,連醉漢都能說清楚話!"
秀兒娘瞧著女兒低垂的眉眼,忽然想起前日秦桂梅送來的那籃茯苓糕。糕點上印著并蒂蓮的花紋,原是京城里定親時才用的樣式。
"這親事..."秀兒娘剛要開口,外頭忽然傳來嗩吶聲。原來是寶鍋居的伙計,抬著個描金漆的食盒來了。盒里裝著新熬的羊肉湯,配著秀兒最愛吃的菌菇,還有張紅紙,上頭工整寫著:"辛夷花開,佳期可待。"
秀兒捧著食盒,耳尖泛著紅。她忽然想起那日在寶鍋居后院,軍寶為她講解賬本時,案頭那枝辛夷花開得正好。
"這庚帖..."孫媒婆將紅綢包推過來,"老夫人說了,若是合意,三日后便是吉日,正好下聘。"她忽然壓低聲音,"聽說李家那孩子,連聘禮單子都擬好了,頭一件就是串琥珀算盤珠..."
外頭的嗩吶聲越發歡快,檐下的藥葫蘆叮叮咚咚,像是在應和。秀兒娘瞧著女兒發間那支銀丁香,忽然想起秦桂梅說過:"這丫頭,連曬藥都曬得這般講究,可不就是咱家的人?"
秀兒娘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手里捏著一塊繡著牡丹的帕子,眼神堅定地看著對面的孫媒婆。
只見她輕緩地抬起那線條優美的下巴,眼神堅定而明亮,仿佛夜空中閃爍著光芒的星辰一般引人注目。
她開口說話時,語速并不急促,但每一個字都如同落地有聲的金石之音,清晰且有力地傳入眾人耳中。
“咱們家這秀兒啊,打小就是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長大的寶貝疙瘩。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從小到大,別說吃苦受累了,就連一絲一毫的委屈都未曾讓她受過!"
“不僅如此,家里還特意送她去學習醫術,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她能成為一名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醫女,造福百姓呢。”說到這里,她稍微頓了一頓,臉上流露出一抹疼惜之色。
緊接著,她又繼續說道:“你們再看看那永州之地,山高路遠不說,氣候更是濕冷難耐。像咱家秀兒這般金貴的身子骨,哪里經得起那般折騰?她肯定是住不習慣的呀!"
"更何況,京城乃是她的故鄉,是她的根基所在。所以說,不管別人怎么講,秀兒哪也不會去的,就老老實實待在這京城,安安穩穩過日子。”說完這些話后,她目光環視四周,似乎想要從周圍人的表情里得到認同和支持。
媒婆一聽這話,那原本就堆滿笑容的面龐更是笑得跟朵花兒似的,嘴巴剛張開,正準備開口勸一勸呢,只見秀兒娘輕輕地擺了擺手,示意她先不要說話。
然后,秀兒娘接著說道:“我說孫姐姐啊,他家可別打什么歪主意,想著隨便在這京城里頭租個小破房子就能把咱們秀兒給糊弄過去了。&amp;amp;#3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