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帝高坐御座之上,將階下百態盡收眼底。
他利用宇文泰體面退場的余溫,以雷霆之勢扶正了代表新生力量的蕭謹言,再拋出“唯才是舉”的誘餌,瞬間將朝堂的注意力從對清洗的恐懼和對舊格局的懷念,轉向了對未來權力的角逐與期待。
在這金碧輝煌的紫宸殿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悄然展開。
這場戰爭并非刀光劍影、血流成河,而是一場關于權力版圖重新劃分的較量。
他,站在大殿的中央,一襲華服,氣宇軒昂。
他的聲音不大,卻如洪鐘一般,在殿內回響。他的話語輕描淡寫,仿佛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幾句話背后所蘊含的力量和意義。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原本寂靜的大殿里,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眾人面面相覷,心中都在暗自揣測著這場較量的走向和結局。
而朝廷,這個曾經安寧的地方,也將在這一次次的權力更迭與制衡中,尋找著新的支點。它就像一艘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只,需要不斷地調整方向,才能保持平衡,繼續前行。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獨孤帝端坐于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朕決定,御駕親征!去會會北狄的左賢王。”獨孤帝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如洪鐘一般,震耳欲聾。
群臣驚愕,面面相覷,一時間鴉雀無聲。
獨孤帝接著說道:“朕此次出征,大周暫由太子獨孤明監國。朕不在時,大事小事皆由太子全權處理。人事任命,也由太子說了算。”
獨孤帝的話語擲地有聲,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
太子獨孤明趕忙出列,跪地謝恩:“兒臣定當不負父皇所托,竭盡全力,守護大周。”
獨孤帝微微頷首,繼續說道:“然而,諸事并非太子一人所能決斷。遇有重大決策,需與蕭謹言等諸位大臣協商。”
蕭謹言等大臣聞聽此言,紛紛出列,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獨孤帝面帶微笑,微微頷首,表示對眾人的表現感到滿意。他那雙銳利的目光緩緩掃過朝堂上的每一個人,仿佛能洞察他們內心的想法。
隨后,獨孤帝深吸一口氣,用他那洪亮而威嚴的聲音說道:“此次出征,關系到大周的生死存亡,意義非凡。希望諸位愛卿能夠各司其職,盡心盡力,共同輔佐太子,守護我大周的江山社稷。”
他的話語如同一道驚雷,在朝堂上回響,讓在場的群臣都不禁為之一震。
眾人齊聲高呼:“陛下圣明!”這聲音如同波濤洶涌的海浪,一浪高過一浪,充分顯示出群臣對獨孤帝的敬畏和擁戴。
獨孤帝見狀,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