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帝宣布完畢,不再多言,轉身大步離開御座,那決絕的背影,宣告著大周王朝的權力中心,即將隨著御駕的北移和監國太子的理政,進入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階段。
朝廷的安寧,將在鐵血遠征與微妙制衡的雙重奏中,迎來新的考驗。
殿外,陽光熾烈,卻仿佛帶著北境風沙的凜冽氣息。
在這一刻,獨孤帝的身影在朝堂上顯得無比高大,他的存在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令人望而生畏。
最后,獨孤帝高聲喊道:“退朝!”這兩個字如同圣旨一般,讓群臣們紛紛起身,有序地退出朝堂。
隨著群臣的離去,朝堂上漸漸恢復了平靜,只剩下獨孤帝一個人站在那里,若有所思地凝視著空蕩蕩的大殿。
蕭府·酉時三刻
暮色尚未四合,蕭府門前的青石巷已停滿了華貴的馬車。
朱漆大門兩側,嶄新的鎏金燈籠高高懸掛,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將那門楣上“敕造宰相府”五個御賜大字映照得熠熠生輝,仿佛散發著無上的威嚴。
就連那檐角蹲著的石狻猊,也似乎因為這新換的燈籠而顯得更加莊重威嚴,仿佛在默默地守護著這座府邸。
此時,管家帶領著二十余名青衣小廝,整齊地排列在門前,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恭敬地迎候著前來賀喜的賓客。
隨著時間的推移,賓客們陸續到來,管家高聲唱名的聲音此起彼伏:“禮部張大人到——”“兵部王侍郎攜夫人到——”“翰林院劉學士賀儀——”每一聲唱名都伴隨著賓客們的歡聲笑語和相互寒暄,使得整個場面熱鬧非凡。
府內更是燈火如晝。正廳里新鋪的猩紅波斯毯上,川流不息的賀客將紫檀案幾上的賀禮堆成了小山——和田玉雕的貔貅鎮紙、南海珊瑚盆景、前朝名家的《江山雪霽圖》,最扎眼的當屬那尊三尺高的金絲楠木屏風,上面用螺鈿鑲嵌著\"肱股良臣\"四個大字,落款竟是幾位皇子聯名。
“蕭相大喜啊!”
“早知蕭大人非池中之物!”
“下官在吏部時就常說……”
此起彼伏的恭維聲在寬敞的大廳中回蕩,仿佛要沖破屋頂,直上云霄。
而在這一片阿諛奉承之聲中,蕭謹言卻如同一股清流,一襲靛青常服,身姿挺拔地立在廳中,腰間僅懸著一枚羊脂玉牌,與滿室華服的賓客相比,反倒更顯清貴。
他嘴角噙著一抹恰到好處的淺笑,既不顯得諂媚,也不顯得冷漠,讓人如沐春風。
當一位六品官要行大禮時,他右手迅速伸出,虛扶對方,溫和地說道:“李主事不必如此。”然而,就在他右手虛扶的同時,他的左手卻如同閃電一般,穩穩地托住了對方袖中滑落的禮單,動作之快,讓人幾乎難以察覺。
偏廳中彌漫著陣陣甜香,仿佛整個空間都被這股香氣所籠罩。
蕭夫人李寶兒正端坐在正中央,被七八位誥命夫人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