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北狄營帳內。
宇文瓊獨坐案前,指尖摩挲著那枝早已枯萎的雪蓮。帳外忽有輕微響動,她警覺抬頭,卻見一名老仆躬身而入,低聲道:\"公主之女,老奴奉拓跋大人之命,帶您見一個人。\"
她跟隨老仆穿過幾頂營帳,最終來到一處偏僻的氈房。帳內燭火微弱,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緩緩起身,眼中含淚:\"像……太像了……瓊華公主若在世,定會欣慰。\"
\"您是?\"
\"北狄左賢王,呼延灼。\"老人聲音沙啞,\"當年,我是瓊華公主的劍術老師,也是……唯一反對將她送去和親的人。\"
宇文瓊心頭一震。
呼延灼從懷中取出一塊殘破的羊皮,上面繪著北狄各部的標記:\"公主死后,我們這些舊部一直在等一個機會——等你回來。阿史那律殘暴好戰,但北狄并非所有人都愿與大周為敵。\"
他指向羊皮上幾處標記:\"這些部落,仍記得公主的仁德。若你能證明自己的身份,他們愿支持你促成和談。\"
——北狄內部的親瓊華勢力,終于浮出水面。
次日,宇文瓊提出要巡視邊境村落。阿史那律本想拒絕,但呼延灼等老將堅持\"和談需顯誠意\",最終勉強應允。
她走過大周的邊鎮,見到的是瘦弱的孩童在廢墟中翻找糧食;踏入北狄的牧民營地,聽到的則是婦人低泣——她們的丈夫、兒子,都已戰死沙場。
一位北狄老婦拉住她的手,顫聲問:\"姑娘,戰爭……真的能停嗎?\"
宇文瓊沉默良久,輕聲道:\"我會盡力。\"
當晚,她獨自登上高處,遠眺兩軍營地。夜風凜冽,她卻覺得心中有什么東西逐漸清晰——
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無論是大周的將士,還是北狄的牧民,他們真正渴望的,不過是安寧的生活。
和談當日,兩國將領分列兩側,氣氛肅殺。
阿史那律率先開口,語氣譏諷:\"宇文夫人,你想怎么'調停'?讓大周割地?還是讓我北狄退兵?\"
宇文瓊緩緩起身,走到兩軍之間的空地。
\"我不代表大周,也不代表北狄。\"她聲音清亮,\"我只代表那些想活下去的人。\"
她從袖中取出兩份文書——
第一份,是當年瓊華公主留下的手札,記載了她如何發現阿史那律與獨孤煜合謀毒害先帝的證據。
第二份,則是呼延灼等北狄將領聯名的請愿書,要求停止戰爭,恢復互市。
帳內嘩然。阿史那律拍案怒喝:\"偽造!這是大周的陰謀!\"
但北狄軍中已有將領動搖,低聲議論。
宇文瓊看向阿史那律,目光如刃:\"大皇子,你真正想要的,不是和平,而是借戰爭鞏固自己的汗位繼承權,對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