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懷里掏出一個紅布包著的小物件,像是庚帖,“我想請您,先去問問李家四叔和四嬸他們對這事兒……是怎么個看法?英子要是能進我們蕭家的門,我蕭謹燁發誓,絕不負她,一定把她捧在手心里疼!”
李寶兒放下手里的簸箕,拍了拍手上的灰,神情變得認真起來。她沒有立刻接過那紅布包,而是沉默了片刻,目光在蕭謹燁焦急又期待的臉上掃過,又仿佛透過院墻,看向了蕭家老屋的方向。
“謹燁,”李寶兒的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你這份心,嫂子替英子高興。你能先想到來問我,讓我去探爹娘的口風,是懂禮數的。”
她頓了頓,話鋒卻轉了方向,“不過,這事兒啊,我得按我的順序來辦。”
蕭謹燁一愣,有些不解:“嫂子,您的意思是……?”
李寶兒站起身,理了理衣襟,目光沉靜:“謹燁,你想娶英子,這是你們兩人的情分。但英子嫁過去,不是只跟你一個人過日子。她是嫁進你們蕭家,是要在你爹娘跟前敬茶、伺候、朝夕相處的。”
她看著蕭謹燁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所以,我得先去問問你爹娘,我的公婆——蕭成善和張玉花的意見。
他們二老對英子這個未來的兒媳婦,中不中意?愿不愿意她進門?這日子,英子將來是跟他們在一個屋檐下過的,他們點頭,英子將來才有舒心的‘晴日頭’。”
蕭謹燁心頭一震,他確實滿心想著英子和自己的心意,卻忽略了嫂子點出的這個最現實、也最關鍵的關節——婆媳關系。他連忙表態:“嫂子,我爹娘那邊,我……”
李寶兒抬手止住了他,眼神溫和卻堅定:“我知道你想說什么,謹燁。你愛護英子的心,我信。但公婆的態度,不是你一句‘我去說’就能完全代替英子去感受的。這得他們真心實意地接納。”
她語氣放緩了些,“問過了公婆,接下來,我得問問英子自己。她愿不愿意?她心里有沒有顧慮?嫁人是一輩子的大事,她自己的心意最要緊。”
蕭謹燁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急切地說:“英子她……”
“我知道你們好,”李寶兒再次打斷他,帶著過來人的了然微笑,“但該問的還得問,這是對她起碼的尊重。問明白了英子,知道她是心甘情愿奔著你去的,最后……”
她稍微停頓了一下,原本有些飄忽的目光,緩緩地轉向了娘家所在的方向。那是她生長的地方,有著她最親近的人。
她的聲音略微低沉,但卻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復雜情感,其中既有釋然,也有一些淡淡的無奈。
“最后啊,我才能安心地去問問我的爹娘,也就是英子的親生父母。告訴他們,你們蕭家的二老已經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而且你蕭謹燁也立下誓言,一定會守護好英子。
當然,最重要的是,英子自己也心甘情愿。只有這樣,我的爹娘聽到這些話,心里才會踏實,才能夠放心地把他們的寶貝女兒交出去。”
李寶兒的話語如同山間的一泓清泉,潺潺流淌,清脆悅耳。
這股清泉不僅潤澤了周圍的土地,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蕭謹燁心中某個被他急切所掩蓋的角落。
他突然意識到,在追求婚姻的過程中,除了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因素需要考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