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的老嫗,有懷里抱著嬰孩、一臉焦急的婦人,還有挽起褲腿、露出潰爛傷腿的農夫。
蕭謹燁的診桌前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人們都想親眼目睹這位太醫署的官醫如何看病。只見他端坐在桌前,三指搭脈,全神貫注,仿佛外界的喧囂與他毫無關系。
片刻之后,他提起筆來,筆走龍蛇,如行云流水一般,在紙上寫下藥方。
“此乃濕邪內蘊,當以藿香正氣散加減……”蕭謹燁一邊寫著藥方,一邊不時地向圍觀的鄉親們講解病癥和用藥的原理,他的聲音清晰而溫和,讓人感到十分親切。
在一旁觀摩的老郎中,看到英子的醫術如此精湛,不禁頻頻頷首,贊嘆道:“太醫署的方子,果然精妙無比啊!”
而此時的英子這邊,更是熱鬧非凡。
只見她手中的銀針上下翻飛,如同蝴蝶翩翩起舞。有個面癱的漢子,在被英子扎完針后,竟然當場就能咧嘴笑了,這神奇的一幕讓周圍的人都驚嘆不已。
不僅如此,英子的推拿手法更是引得陣陣驚呼。原本癱了半年之久的孫老爹,在英子的按摩下,竟然顫巍巍地站了起來!這驚人的效果,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對英子的醫術贊不絕口。
更讓人叫絕的是,英子還特意拉了一個屏風,專門用來診治女科疾病。
不少姑娘媳婦們都紅著臉走進屏風后面,而當她們出來時,一個個都眉開眼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她們摸著自己光滑的臉蛋,竊竊私語道:“英子姑娘點的痣真的一點都不疼呢!”“她說我這斑也能治好,真是太厲害了!”
李寶兒在這忙碌的場景中穿梭自如,她的身影時而出現在師父的藥爐前,小心翼翼地為師父煎藥;時而又迅速地奔向謹燁,將需要的銀針遞到他手中;偶爾,當英子忙碌得不可開交時,她也會毫不猶豫地接手幾個推拿病人,手法嫻熟而精準。
就在這時,一個腹脹如鼓的孩子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孩子的父母焦急萬分,四處求醫卻都未見成效。李寶兒見狀,毫不猶豫地拿起三棱針,在孩子的穴位上輕輕一刺,放出些許黑血。
令人驚訝的是,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孩子的肚子就開始咕咕作響,隨后排出了大量氣體。圍觀眾人見狀,紛紛驚嘆不已,對李寶兒的醫術贊不絕口。
暮春的午后,陽光透過老槐樹的枝葉,在義診的臨時帳篷前灑下斑駁的光影。
李寶兒正低頭為一位老人測量血壓,她白皙的側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專注。
帳篷外圍著一圈村民,他們穿著洗得發白的衣衫,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聲音壓得低低的,像夏日稻田里窸窣的風。
“瞧那閨女的手法,倒是像模像樣的。”一個包著藍色頭巾的婦人用胳膊肘碰了碰身旁的同伴,“聽說是從京城來的宰相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