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余暉將小院染成溫暖的金色,也照亮了老人臉上洋溢的、如同孩子般興奮期待的笑容。
清晨,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肖家村那棵老槐樹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老槐樹下,一張舊木桌顯得有些突兀,但此時卻格外引人注目。
這張木桌是李寶兒從鄰居家借來的,此刻,它周圍已經圍了不少聞訊趕來的村民。
李寶兒端坐在桌后,她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宛如春日里的微風,讓人感到格外舒適。她的長發如瀑布般垂落在雙肩上,輕輕拂過白皙的肌膚,更襯得她的面容清麗動人。
每有一位老鄉上前,李寶兒都會微笑著示意對方坐下,然后伸出纖纖玉手,輕輕地搭在對方的手腕上,仔細地診脈。她的動作輕柔而熟練,仿佛這已經是她做過無數次的事情。
“七叔公,您這咳嗽是積年的老寒氣,肺氣有些虛。”李寶兒一邊按著七叔公的手腕,一邊輕聲說道,“我給您開個方子,用點紫蘇、杏仁、陳皮,驅驅寒,潤潤肺。記得早晚煎服,忌生冷。”
七叔公聽了,連連點頭,對李寶兒的診斷和建議表示十分滿意。
接著,輪到一位總是揉著膝蓋的嬸子。李寶兒查看了一下她的舌苔,又問了幾個問題,便了然于心地說道:“嬸子,您這是濕氣重,留著關節了。我給您寫個祛濕活絡的方子,蒼術、薏仁、牛膝,這幾味藥都不貴,后山說不定都能采到些。平時多用熱毛巾敷敷,會舒服些。”嬸子感激地看著李寶兒,嘴里不停地說著謝謝。”
她看診仔細,解釋得又清楚,開的方子也多是些常見藥材,價格便宜,甚至有些就長在山野間。村民們拿著藥方,臉上都帶著感激和信任。
看著圍攏的鄉親,李寶兒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她提高了一點聲音,語氣真誠又帶著幾分自豪地對大家說:“鄉親們,咱們鄉下看病不易,抓藥也難。以后要是再有哪里不舒服,小毛病可以去找銅山鎮的劉老先生,他老人家心善,醫術也好。”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一張張樸實的臉,繼續說道:“若是復雜些的,或是需要長時間調理的,不妨去永州城里,找我兄弟蕭謹燁!他在永州城里開著醫館呢,叫‘蕭李醫館’。他跟著京城里最好的大夫學了足足七八年,醫術是極好的,尤其擅長內科和針灸,看疑難雜癥很有一手。大家都是鄉里鄉親,他定然會盡心盡力,而且診金藥費都公道。”
這話一出,村民們立刻低聲議論起來,臉上露出驚喜和放心的神色。
“謹燁那孩子?都在永州城開醫館了?真有出息!”
“哎呀,這可太好了!城里有個自己人開的醫館,心里就踏實多了!”
“寶兒姑娘真是有心了,不僅給咱們瞧病,還都給咱們想好以后的路子了……”
陽光透過槐樹的枝葉灑下,照在李寶兒認真而明亮的臉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