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來到1939年。
這一年時間發生了很多事,一年前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正式成立。
不過這時候的軍統局,還不是未來林昊所熟知的軍統局。
這時候的軍統局還是個大雜燴是由黨務調查處為基干組建第一處黨政情報處、以戴春風的復興社特務處為基干組建第二處軍警情報處、以及后來的大漢奸丁默村為處長組建第三處郵政檢查處
而軍統局的主要任務則是,以對日諜報為主,當然也有秘密監控北面寶塔山紅黨方面的任務。
林昊本來就是戴春風的嫡系,并且還是黃埔出生,自然更被戴春風看中。
因此林昊順應時代潮流,加上以前積累的功勛,直接晉升中校,同時林昊則接手外勤科,成為軍統第二處外勤科中校科長。
而現在,軍統局迎來了第二次變革,至于為什么會變革,當然是因為軍統局這個大雜燴,將太多發人和勢力強行捏在一起。
因此軍統局內部是互相不服,幾個頭頭更是將軍統局搞的烏煙瘴氣。
比如局本部和三個業務處在南京居然是分成四個地方辦公,其混亂程度可見一般。
而這次變革,主要是將軍統局拆分。
第一處獨立出來,正式組建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特務機構中統,職責也是眾所周知,針對的主要就是紅黨。
第二處繼承“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招牌,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軍統”誕生第三處裁并,以戴春風為副局長主持工作。
對,戴春風是副局長,局長由委員長侍從室侍一處主任兼任,只因當時的侍一處主任是湘軍出身的賀要祖。
所以他掛了軍統局長的虛職,后來的錢大均、林慰等人其實都兼著這個職務,主要是因為戴春風不過是黃埔六期的銓敘陸軍少將職務軍銜是中將,也就是軍統局“中將副局長”,資歷和級別實在太低難以服眾。
林昊的職務到時沒有變化,依然是外勤科科長,左丘明為第一隊隊長,也就是第一潛伏小組,成員主要有,劉田、陳山、馮曼娜,以及后期分配的6個人。
第二隊隊長是何友晨,是派到大嚶帝國留學的家伙,隊員是已經成為華人警探的沙亮,后來又分配了3個人過來,兩個成為華人警探,一個加入了有活力的社會組織。
第三隊不算健全,臨時隊長是許忠義,成員由張離、陳氏兄弟、藍胭脂、于秀凝,他們的任務是林昊臨時安排。
說起許忠義和于秀凝,還是從在1938年辦的青訓班里發現的。
當時僅僅訓練了一個月的青訓班,剛打完巷戰,400多有知識有文化的青訓班,最后活著從上滬撤離的,僅有百來號人。
而林昊當時護送他們撤離上滬,一眼就認出這家伙了,實在是他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又是葵花點穴手,又是金鐘罩鐵布衫兒,林昊一眼就認出來老沙,哦不,應該是許忠義。
林昊立刻就想起來,這是滲透里面的人物啊,許忠義是男主角,兩個女主角還沒出現。
隨后,林昊想到這部劇的配角身上,林昊記得和許忠義這個超級留級生,上過軍統每一屆的培訓班,這一屆中好像也有個劇情人物。
很快林昊就發現了叫于秀凝的女人,也是這部劇中重要角色,他的丈夫是同屆的陳明。
“只是陳明這個名字,怎么這么熟悉呢”
于是林昊停下來仔細回了想,隨后靈光一閃,這不是在和平飯店劇情時,遇到的那個陳明嘛
碰到林昊就經常弟兒啊,弟兒的喊還有他的跟班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