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技術高超,人也非常的溫柔,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的,給人一種十分舒服的感覺!
并且消防員們有點什么小傷,她也會第一時間幫著處理。
所以唐佳瑜在小鎮的這一頭,不僅一直被那些百姓們夸贊,還得到了不少消防員、武警戰士們的贊許。
由于第一天的災區里偶有余震,許多地方都比較危險,所以第一天的救援難度非常大!
不過好在有消防機器人的幫助,居然在第一天就從廢墟之中,救出了絕大部分的被困的老百姓。
而地震的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被埋壓人員的存活率會隨著時間的消逝呈遞減趨勢。
具體來說,第一天(即24小時內),被救出的人員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存活率在20%-30%;之后的時間則只有5%-10%的生還概率。
由于消防機器人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搶險救災,因此每臺機器人都搭載有生命探測儀。
因此第一天的搜救工作效率極高,尤其是林昊直接將剛從生產下線的一百臺調集過來,加上其他消防站增援的機器人,第一天參與救災的機器人多達四百臺。
從第二天開始,余震就消失了,大地重新歸于平靜,而消防員戰士以及武警官兵等人民子弟兵們,開始進行全方位的搜救行動。
有消防機器人的存在,搜救被困者變得輕松太多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搜過的地方再搜一遍,挖開的位置再檢查一遍,盡量讓受災的每個角落,都被仔細認真地檢查一遍!
第二天從各個倒塌的廢墟之中,又救出了部分被困者。
這些個被困者被從廢墟里救出來的時候,基本上生命體征都有些微弱,好在消防機器人負重足夠,身上帶著各種維持生命的藥品。
所以沒有出現過人救出來,但是由于第一時間處理不當,而造成生命逝去的慘劇!
經過這段時間的配合下來,人民子弟兵們和消防機器人的配合已經是爐火純青了。
只要消防機器人探查出任何的端倪,消防員戰士們和武警戰士們,全都是無條件地信任,直接開挖!
同時,那些參與救援的武警官兵們,非常羨慕這些京海來的消防員,居然有這種好東西,協同的時候簡直不要太爽!
而從第二天開始,就有記者們陸陸續續趕到受災現場,準備采訪一下受災民眾,以及記錄一下人民子弟兵們抗震救災的一線情況!
各大媒體的記者們趕赴現場之后,這才發現救災工作如此順利。
后來采訪了那些安置點的受災群眾,立刻發現一個共同點,搜救人員身邊都帶著機器人。
“有一個很厲害的機器人,把我從石頭
“那些同志們跟著機器人,救出了我一家子,要是沒有那個機器人!”
“我一家子都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團聚了!”
“我被困的時候,石頭把我的腿砸斷了,流了很多血,是那個機器人給我止的血,要不然我現在早就死球了!”
“人民子弟兵們是好樣的,那些個紅色機器人也是好樣的!感謝國家,真的很感謝!”
一開始那些外地來的記者們,并不知道消防機器人的存在,所以很好奇老百姓們口中,那個紅色機器人是干什么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