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次不是單純的平抑物價,同時還要負責打擊囤積居奇。
所以,就憑京城十三行手里的那點糧食,根本就沒辦法和他們玩。
這些人的手里滿打滿算,撐死了,頂多只能供應京城三個月的糧食,這的確不是一小批糧食。
但是這次從北大倉運來的糧食,足足有十萬噸,供應京城一整年,是一點問題沒有。
如果不是接近一半的糧食,已經運到南方,為下一次戰役做準備,他還能帶更多的糧食。
······
另一邊,京城和平解放后,為了穩定物價,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平抑了物價,保障了人民生活。
第一步就是穩定貨幣,京城解放后,軍管會迅速發行人民券,以取代國民政府的金圓券。
從1949年2月2日起,軍管會發布《偽金圓券兌換辦法》,規定金圓券暫準繼續流通20天,工人、學生、獨立勞動者、工廠職員、城市貧民可享受優待比價,每人兌換金圓券500元。
相當于變相的給全京城普通老百姓,發了價值兩塊銀元的新人民幣。
在金圓券兌換結束后,禁止銀元買賣及流通,屆時只能使用新人民幣購買各類物資。
但是這第一步才剛開始,就遭到了那些大商家的抵制,拒絕使用人民幣,拒絕出售物資,甚至還威脅普通商戶,必須跟他們保持一致。
普通商戶沒辦法,因為他們的物資渠道就是從大商家這里拿貨,要是不聽他們的命令,手上的貨物賣完就得餓死。
而就在這時候,新政府這邊的準備工作做完,老羅和林昊他們接到命令,前門大街開始試點。
于是前門大街的商戶則按照原定計劃,紛紛開始出售糧食、棉布等物資。
而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大批的糧食到達,市面上的糧食價格直接斷崖式下跌。
第二天的糧食價格暴跌,從原本一個大洋5斤的糧食,直接降到現在能買25斤。
雖然依然很高,但也比北平被包圍前要低了一倍,而那些大商家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于是這些大商家就開始打起了歪主意,立刻派人大量采購,試圖要把這些小商販手上的糧食包圓了。
于是許忠義立刻放出話,你們想買多少就買多少,他這里無限量供應。
好家伙,居然敢放話無限量供應,但這些大商戶可不會就這么被嚇到,反而想試一試這個許忠義的成色。
于是加大籌碼繼續購入,然而隨著他們的購買,這些小糧鋪小糧店的糧食,還真就被他們給清空了。
結果還沒等他們開始高興,第二天就會有幾列火車,把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過來。
然后這些小商戶就繼續開賣,似乎這個糧食價格,就差一口氣就能把價格拉上去了,于是又加大收購力度。
然而許忠義這邊的供應,雖然斷斷續續的,但愣是把價格從一個銀元25斤,打壓到了30斤的地步。
畢竟京城的老百姓又不傻,眼看著新政府打壓糧食價格,最后肯定是他們受益,自然不會瘋搶。
反而高興的看著他們雙方,把糧食價格打的有來有回。
但很快,大商戶們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