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聽完林昊的話,正冷靜地觀察經濟形勢報表的陳運同志,突然笑著說道:
“這你放心好了,目前你運過來的那些棉紗物資,正在大量拋給資本家和投機商。”
“這次看這些資本家,是怎么把肚子給撐破的,到時候怎么吃進去就怎么吐出來!”
“到時候我們再收緊銀根,物價平衡之后,商人吐出來的物資,我們再趁機低價買進,徹底將他們給打垮!”
截止到6月底,林昊運往各大城市的糧食,不下200億斤(1億斤等于5萬噸),僅尚海的糧食存量就達到空前的50億斤,(打淮海戰役調集的糧食才10億斤)。
而從國外運回來的棉紗和棉布,達全國產數量的一半,就林昊的發展銀行,吸收的社會游資就達到了8000億,然而此時尚海投機商們,已經深陷重圍而不自知。
在集結了大量物資后,全國統一行動,在尚海、北京、天津、武漢、西安等大城市,大量拋售糧油、棉紗和煤炭。
尚海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那些不法資本家見有紗布售出,認為這是進一步囤積的好機會,馬上大量購買。
有的還借高利貸來購買紗布,他們期望在紗布的價格上漲中不斷獲取暴利。
但是,他們這次再度失算了,等他們買進大量紗布和糧食后,尚海突然開設大量的糧食、紗布等專營商店。
此時他們正源源不斷拋售糧食和紗布,一邊拋售,一邊降低二者的價格。
尚海不法資本家見大事不好,想到之前吃過的虧,連抵抗都不敢,趕緊拋售自己手中存的紗布。
但此時為時已晚,那根吊死他們的繩子,已經將他們的脖子牢牢套住,只等著掛在路燈上。
就這樣,紗布的市場價格越來越低,資本家和投機商們囤積居奇,如今全部賠的傾家蕩產。
與此同時同時,紅黨的解放區,突然一夜間成立大量專營商店,一日之內拋售了數百億斤大米,中央還將剛開發的榆林煤礦,給尚海調來了一億斤煤炭。
一套連環招下去,這些不法資本家和投機商們徹底崩潰了。
然而陳運乘勝追擊,命令國家銀行和國家企業不向資本家貸款,私營企業不準停產,要照發工人工資,同時加緊向資本家征稅,不準資本家欠稅。
就這樣,尚海的資本家不得不要求政府,買回他們吃進的棉紗和糧食,軍官會則趁機以極低的價格,重新買進大量棉紗和糧食。
尚海許多資本家,在經濟上受到嚴厲打擊,有的跳樓自殺,有的卷起鋪蓋去了香港。
糧食、紗布,煤炭價格的降低,很快就帶動了其他商品價格的降低,使尚海和全國各地的物價基本穩定了下來,人民生活趨于安定。
事后,尚海的報紙上報道:
“紅黨此次不用政治力量,而能穩住物價,給尚海工商界一個教訓……,是尚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
當年尚海的投機資本家手上錢很多,但錢再多有什么用?
一方面,紅黨早已掌握了廣袤中國的農村,手握數百億斤大米與半個中國棉紗、煤炭產量。
其實無論在哪個時候,糧食、能源、物資才是真正的“貨幣”,美元、黃金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