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林昊在自己的辦公室看著報紙,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6月底了。
他也終于在報紙上,看到了那個早有預料的消息,棍子那邊已經打起來了。
(中間的原因就不寫了,搞不好就因為鍵政給屏蔽,本來朝戰的陸地戰應該會寫四五章的,現在也不準備詳細寫了,基本上總結性略過,不過寫空戰應該沒有什么問題,至于能寫多少看情況吧。)
而且親哥把親弟給揍的還挺狠的,打得他媽都認不出來了。
不過林昊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就是米帝下場了,等它下場后,又把北棒打得四腳朝天。
而就在這個時候,空軍方面要參觀飛機制造廠和培訓學校。
于是林昊便隨行陪同,順便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半年前,林昊就在考慮未來戰爭面臨的情況,除了通過國外的渠道,購買米帝的剩余物資,運回來大量的戰爭物資。
戰斗機有p51野馬、p47雷電,轟炸機有b-17飛行堡壘、b-24解放者、b-25米切爾中型轟炸機。
還有就是b-29遠程戰略轟炸機,這玩意兒具有核轟炸能力,因此沒有出現在戰后剩余物資的市場,但林昊通過一點點小手段,還是搞到了十架b-29。
還有就是50架雙引擎的c-47達科他、30架四引擎的c-54斯基馬特軍用運輸機。
其中c-54的升級和改造潛力非常大,未來出現很多版本,比如總統的專機,貨運飛機,客運飛機最多能搭載50人。
這些東西被林昊運回國內后,為了分擔風險,以免被人一鍋端,便在中西部地區幾個省,開辦了相應的生產和培訓學校。
而作為最靠近一線的沈陽發動機廠,和飛機制造廠便開始了p51戰斗機的國產化。
不過林昊和空軍方面,這次去的不是沈陽飛機制造廠,而是西南的蓉城。
因為這里有一家,跨時代的戰斗機研發制造中心,殲5噴氣式戰斗機。
當然,這個殲5并不是從老毛子引進的米格17,而是林昊一手“研發”出來的山鷹戰斗機。
看名字就應該知道,這是哪一款戰斗機。
沒錯,就是未來號稱j7的終極魔改版之一的,ftc-2000g“山鷹”。
不過以當前國內的工業水平,要研發這樣一款優秀的戰斗機,顯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林昊通過環球發展銀行,網羅了西德的飛機設計人才,還有使用瞬移來到米帝,利用技能網羅了大量飛機設計人才。
而林昊則提供了“山鷹”的外形圖紙,然后讓他們利用當前的工藝進行研發。
在經過四個月的努力后,終于將“山鷹”的原型機給制造了出來,隨后又進行了兩月的試驗和改進,終于完成了“山鷹”的復刻。
隨后讓他們開出制造飛機的清單,林昊便安排采購數套相應的設備,其中還包括一套4.5萬噸的模鍛液壓機。
這玩意兒都能制造f-22戰斗機的鈦合金隔框了,制造山鷹的如起落架、機身框架、發動機艙隔框,簡直就是手拿把掐的。
比如傳統的焊接起落架,需2個月制造時間,而使用液壓機,只需3.5分鐘。
隨后林昊使用技能,將那些太過出名的設計人員的記憶抹除,為了以絕后患,甚至還使用基因調制,讓他們染上癌癥。
沒辦法,這些人在米帝內部名氣太大,要是把他們帶走的話,后續肯定非常麻煩。
雖然抹除了他們的記憶,但他們要是投入到研發戰斗機,指不定就從山鷹的外形生出無數的靈感,與其他們將來資敵,不如讓他們悄無聲息的去見上帝。
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延緩他們戰斗機的研發,讓“山鷹”的優勢持續更長世家,雖然作用不是很大。
畢竟一個國家的體系,幾個優秀的人才損失,對一個有著海量人才的國家而言,并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隨后林昊帶走那些有能力,但并未受到重用,或者一直游離在核心邊緣的人才,或者是那些有能力而不出名的設計人員離開。
將他們帶回國內后,林昊一邊過手把手的教國內的人,設計和制造飛機,而這個研發和制造基地,就在蓉城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