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即將抵達輪臺城的時候,林昊早早得到消息,出城三十里前往迎接,郭昕和楊襲古見了自是好一番夸贊。
在經過輪臺城周圍,他們親眼見了,林昊他們開墾出來的大片土地,紛紛下馬觀看。
林昊見狀便給他們介紹道:
“這是鷹嘴豆,是西域常見的豆類植物,在經過改良之后,產量頗豐!”
這鷹嘴豆的果實,擁有豌豆的外殼,果肉尖如鷹嘴,口感如板栗,非常適合鹽堿和沙地種植,被林昊改良后準備大規模種植。
雖然鷹嘴豆的固氮效果沒有黃豆的好,但其本身對土壤適應性極強,其耐干旱、耐鹽堿、耐貧瘠,能在黃豆難以生長的干旱、沙質土壤中存活并固氮,更適合改良劣質土壤。
不過黃豆林昊也沒有放過,經過改良后的黃豆,在保持固氮能力的情況下,擁有部分鷹嘴豆的耐干旱、耐鹽堿的能力。
“這種豆類植物,可與小麥輪種肥田,小麥和鷹嘴豆兼種,可以恢復被小麥消耗的地力,省了休養生息的工夫。”
郭昕手下,有熟悉耕種的護衛默默點頭,在他們家鄉,休耕輪種的事情很正常。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因為種莊稼會消耗地力,如果每年都種,時間一長,這塊地就長不出多少莊稼了。
要是真如林昊所說,這鷹嘴豆可以肥田,那就像眼前這般,將地分成條狀,一條種小麥,一條種鷹嘴豆。
等第二年的時候,把原來種小麥的地換成鷹嘴豆肥田,把已經肥好了的田地種上小麥,這樣就每年都可以耕種了。
而郭昕的目光則放在了那些水渠上,好奇的問道:
“大都督好大的手筆啊,就算是關中的地,水渠恐怕也沒有修得這么好吧?”
“關中的地都是各家的,想修水渠可就麻煩了,沿途各家各戶都要協商好,否則肯定出亂子!”
“而這里的地,卻是咱們西域大都護府全軍的,修水渠倒是少了許多麻煩,而且將士們上下齊心,自然就容易了!”林昊自信的說道。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他有科學的規劃,以及肯以身作則,當然也少不了,蜂巢意識技能的同化了。
“今日已晚,不如先進城用過晚飯歇息一晚,明日再去看打造兵器鎧甲的地方吧?”林昊見時間不早了,就帶著他們回到輪臺城中。
到了城里,郭昕和楊襲古又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城中多有大唐士卒,帶著一兩個女子在街上走動的。
而且那些女子當中,有不少都有了身孕,便詢問了一下林昊。
“大都護,如今不比以前了,以前朝廷還會源源不斷給咱們送來新兵,而如今道路被吐蕃隔斷,雖然商道勉強打通,但運力實在堪憂,兼之朝廷暫時無力顧及西域。”
“這些長安來的少年,固然可以再征戰二三十年,可等他們老了又該怎么辦?咱們也得要新鮮血液啊,打仗沒人怎么行?”
“所以在占了輪臺城之后,我就將長安帶來的女子,安排給他們為妻,讓他們也能有個后,日后這些孩子長大了,也會接過他們的橫刀,繼續為我大唐征戰,要是有人戰死,也有為他們供奉香火!”
如果當初這些老兵,都在西域娶妻生子的話,如今龜茲和西州城內,又怎么會都是白發蒼蒼的老兵呢?
按照林昊的打算,他們每人娶一個漢人老婆還不夠,還要給他們納西域女子為妾。
只要輪臺城能養得活,妻妾自然是越多越好,妻妾多了,孩子自然也就多了,人口一多,大唐還擔心在西域站不穩腳么?
至于這些漢人女子的來歷,自然是通過目前的商道送來,而西域女子就簡單了,有他們攻占輪臺城時候俘虜的,也有林昊通過商業貿易從附近各部落中購買的。
如今女子地位不高,加上沒有什么民族意識,只要嫁人大多都會死心塌地跟著丈夫過活。
等他們的孩子長大,林昊還會教他們讀書識字、練習武藝,將大唐的榮耀告訴他們,讓他們牢記自己是全天下最驕傲的大唐子民。
“陣前納妻,這士氣~!”郭昕似有猶豫,歷朝歷代的軍法,對這方面都看得很嚴。
“大都護且看,他們像是因為有家室拖累,而疏于訓練的樣子么?”林昊指了指城中緊要地方的衛兵,他們一個個站得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