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粗理不粗,點出了林昊超越古代名將的地方。他心下甚至暗忖,若在大唐境內,哪個藩鎮能如此自給自足糧草軍械,朝廷怕是早已寢食難安。
但如今的西域,本就是朝廷放棄的地方,有林昊、郭昕和楊襲古這樣的人,守護著大唐的西域,就已經是僥天之幸了,也沒辦法要求更多。
林昊和郭昕他們的強大,對大唐而言非但不是威脅,反而是支撐大唐旗幟,在西域不倒的唯一希望。
當然,楊襲古和郭昕都沒往這邊去想,畢竟林昊手下又只有這么點人,還不至于危害大唐。
還有一點就是,林昊這種掌握讓人恢復青春的手段,其吸引力早已遠超世俗權威,自然也不會往其他方面想。
甚至他們巴不得林昊越來越強大才好,如今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只剩下龜茲、西州和輪臺區區三座城池了,只有他們自己越來越強大,才能讓大唐的榮耀重新降臨。
······
翌日,林昊便親自帶領他們,參觀輪臺城的核心工業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煤堆和焦炭窯,林昊在工業方面的本事,再次發揮得淋漓盡致。
優質的原煤從附近礦坑源源不斷運來,在窯中經過干餾轉化為焦炭,濃煙滾滾,熱浪逼人。
“平日城中炊事、取暖,皆用此石炭!”林昊解釋道:
“如此可省下大量木料、草秸,木料可用于營造、制箭桿,草秸可飼牲畜,皆比付之一炬劃算得多。”
郭昕與楊襲古聞言連連點頭,他們在龜茲、西州,為了一點燃料時常要與沙漠爭搶那可憐的植被,深知此中艱難。
林昊此舉看似平常,實則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西域的生存模式。
接著又參觀了冶鐵工坊,利用焦炭而非木炭煉鐵,爐溫更高,效率更強,煉出的鐵水質地更純,產量遠超他們的想象。
通紅的鐵水從爐中流出,注入范模,冷卻后變成粗糙的生鐵錠,等待著下一步的錘煉。
而當他們來到河畔的水力鍛造車間時,真正的震撼才撲面而來。
尚未靠近,便聽到一陣陣沉悶如雷鳴、富有節奏的巨大撞擊聲,震得腳下土地都在微微顫抖。
郭昕與楊襲古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疑,第一次見到了工業的偉力。
踏入車間,景象更是讓他們瞠目結舌。但見巨大的水輪借水力緩緩轉動,通過復雜的連桿機構,帶動著數個沉重無比的鐵錘起起落落。
燒得赤紅的鐵料在鐵砧上,于這巨力錘擊之下,竟如柔軟的面團般被輕易鍛打成型,火星四濺中,很快便呈現出甲葉的輪廓。
工匠們只需待其稍冷,進行打磨毛刺、鉆孔、用皮繩串聯等后續工序,一副堅實耐用的鐵甲便告完成。
“這這這~!”楊襲古張大了嘴,指著那往復運動的巨錘問道:“這莫非是天神你不成?”
郭昕雖未言語,但緊縮的瞳孔和微微顫抖的胡須,暴露了他內心的滔天巨浪。
他心中飛速盤算:打造鎧甲最耗工時費力的鍛打環節,在此地竟如此輕松寫意,效率何止提升了百倍!
“大都督!”楊襲古猛地抓住林昊的胳膊,聲音因激動而有些變聲:
“照此下去,豈非用不了一年,我安西、北庭兩軍兒郎,人人皆可披此鐵甲?”
他甚至不敢想象那場景,哪怕是在開元全盛之時,大唐最精銳的部隊,也未能做到全員披甲啊,怎的如今困守孤城,反倒要富庶過盛世了?
郭昕亦是心潮澎湃,一個更瘋狂的念頭閃過:“若~,若是將來隴右道能通,以此地鐵甲輸援內地~!”
但他隨即搖頭,自知此事難如登天,回鶻、吐蕃絕不會坐視如此軍資過境。
林昊微微一笑,肯定了楊襲古的猜想:“正是,此間所產,不止軍械,更有諸多農具。”
他指向另一區域,那里正在批量生產著嶄新的犁鏵、鋤頭、鐮刀,隨后介紹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這些,屯田墾荒,效率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