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臺都督府內,巨大的西域輿圖鋪在案上,林昊、郭昕、楊襲古三人圍圖而立。
“先前頡于伽斯就曾邀我一同攻打北庭,還好大都督通知我,回鶻突然沒了可汗,內亂驟起,此事便耽擱了下來。”
楊襲古看著北庭故地方向,語氣帶著幾分唏噓說道:“如今看來,晚上這些時日,倒未必是壞事!”
“如今我等有了輪臺輸送的精良兵甲,將士們腹中有糧,心中有望,士氣戰力遠非昔日可比,此時用兵,正當其時!”
郭昕微微頷首,他面容已恢復青年時期的模樣,不過為了防止軍卒認不出來,便稍微裝扮了一下。
此刻看起來,就像個中年人的模樣,跟以前比起來,雖然年輕了許多,但并不顯得突兀。
“確是如此,而且托大都督之福,自商隊重開,龜茲左近部落漸趨安穩,加之長安新至的兵員與百姓,老夫麾下亦寬松不少。”
“此次我可抽調三千精銳,交由大都督統一調遣,助楊將軍收復北庭!”
郭昕頓了頓,隨后又補充道:
“不過龜茲離北庭太遠,我必須留守龜茲鎮壓地方,防止吐蕃背后偷襲,這三千兵馬就交給大都督使用,我就不親自帶人來參與了!”
林昊聞言,卻搖了搖頭:“郭帥好意心領,龜茲防御亦不可輕忽,揚都護還要從伊州繞行北庭,需要防備吐蕃人,還是交給揚都護吧!”
“況且我輪臺的人也不少,能抽出兩千大軍不成問題。”他手指點向輪臺位置說道:
“我留一千兵守城足矣,此地東面迎敵,西、北有回鶻、葛邏祿勢力緩沖,南倚天山,而楊將軍又控扼要道,實則任務繁重,他那里才是面對吐蕃的最前線。”
此前他讓郭元正帶了四千,已經恢復青春的具裝重騎的老兵回去,換來郭昕的另外五千白發老兵。
跟上一批五千白發老兵差不多,這批老兵年齡雖然要小一些,但也是六十歲以上了,他們的體力不足以上戰場。
所以林昊這里的總兵力不少,但沒準備讓那五千白發老兵去參戰,只準備讓一千長安軍和一千老兵重騎,還要留下一千守衛輪臺。
北庭就在輪臺的東邊,他們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威脅,就是來自東邊的吐蕃人,如今既然是前去攻打東邊的吐蕃,那么輪臺并不需要留下太多防御。
輪臺西邊和北邊是回鶻與葛邏祿勢力混雜地區,有回鶻人可以幫他們抵擋,南邊則是天山山脈,敵人可沒辦法從山上過來。
而另一條通道,就就在西州(右邊)和隔壁的伊州之間,因此輪臺看起來似乎是在戰爭的前線,實際上卻是比較安全。
“我也出兩千!”楊襲古這時候也說道。
楊襲古已經計算過了,郭郡王需要牽制吐蕃,鎮守地方,但派了三千大軍,林昊出兵兩千,自己也能抽調兩千,這便是七千精銳!
且皆是飽食終日、裝備輪臺精良軍械之師,比起昔日苦苦支撐的疲敝之卒,戰力何止翻倍!
想到這里,楊襲古豪氣陡生道:“合我三方之力,七千虎賁,甲堅刃利,必可一舉踏破吐蕃營壘,光復北庭!”
“正當如此!”林昊也笑著說道:
“對了,工坊近日又趕制了一批甲胄兵器,二位將軍回去的時候,便將這批新鑄的甲胄軍械帶上,如此才能更好地與吐蕃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