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山袖袍一揮,殿宇最上空,兩枚璀璨如明珠一般的光點就倏然落下,懸在二人身前。
羅源山伸手一點,兩枚光點就驟然顫動,而后兩道光幕流轉而出,顯于虛空。
左側光幕之上,是一座高約三千丈,雄偉壯闊的靈峰,透過光幕,可以看見其上奇珍異獸,層出不窮,古木參天,青翠欲滴。
有瀑布自山頂墜落三千丈,轟鳴不止,濺落漫天彩虹,天穹之上還有無數霞光升騰,映照的此峰如同仙境一般。
右側的光幕之上,是一座懸浮天穹的島嶼,左右約三千里,浩瀚無垠,巨大的陰影似乎要將整個陸地遮蔽。
在此島左右,還有四座稍小一些的島嶼圍繞此島旋轉不休,好似星辰環繞大日。
只不過這五座島嶼皆被一層厚重的大霧所籠罩,此霧遮天蔽日,窮極四極,顧遠想要透過光幕看清島嶼之中的景象都做不到,似乎有一層混沌之力,罩住了一切。
“左側這靈峰,名為天霞峰,峰中一條靈脈貫穿整峰,如地龍升天,靈氣浩蕩,內中奇珍異獸數不勝數,靈田、藥園亦是常年有人打理,是一處絕佳的修行之地。”
羅源山先是介紹此峰,而后微微停頓,有些無奈的說道:“但事有不巧,就在你突破天靈境之時,玉髓山張師兄修行千年,終成天靈后期,異象三千里。”
“若是旁人,我可提前為你鎖定此道場,對外揚言此道場有主,不再選擇之列。”
“但張師兄自下脈修行,無有師尊庇佑,一路苦修,自移山殿、金乙殿、執法堂,多殿苦修,平定四方,道心矢志不渝,為我道脈不知立下多少功勞,兩千余載苦修,終成天靈后期。”
“道心之堅,履歷之深,乃是我臨川此代修士之最,這等人物,我若以私情權利為難,天理難容,亦是寢食難安,所以此道場我矚意為張師兄所留,你可再選一道場。”
羅源山語氣感慨,將此道場之淵源緩緩道出,隨后看向顧遠。
“下脈修行,成就天靈后期”
顧遠聞言,亦是一怔。
臨川下脈,那就意味著資質根骨羸弱,連一個能撐住門楣的師尊都無,一切都需靠自己打拼,內中之辛苦,旁人是絕對難以想象的。
不像上脈修士,不用出山,所修道場就有諸多靈材寶藥可供修行,道脈還會賜下丹藥寶砂,供養修行,甚至出門都有修士護道,師門前輩更是一座大山,可以遮風擋雨。
但下脈修士,什么都沒。
甚至連進入藏經殿都有次數限制。
這樣的處境,一半精力都要費在尋找靈資之上,辛苦奔波。
想要清修,幾乎不可能,
而能在這樣的際遇之中,一路修行至天靈后期,吃過的苦頭,常人不可想象。
“若是有朝一日,你見過張師兄的風采,就知曉了……”
羅源山論起出身,比這張師兄不知強了多少,可說起此人,卻依舊一臉的敬佩,可見此人的魅力。
“既是如此人物,我豈敢相爭”
“天靈后期享用上品道場,乃是應有之理!”
顧遠被羅源山說的都生出了神往之心,自然不會再糾纏此道場,而是拱手相讓。
“善!”
“我就知曉師侄是明事理之人。”
羅源山聞言,頓時頷首,露出了喜意,隨后又說道:“這第二座道場,名為霧隱云闕,乃是六階頂級道場,內中有日月星辰之砂,此砂是打磨天靈境法力的奇珍之物,極為珍貴。”
“附屬四座島嶼,各有玄妙,靈氣之盛也遠超尋常五階上品靈脈,是傳道授業、金屋藏嬌,仙道風流的好去處。”
說起“金屋藏嬌”“仙道風流”幾字,羅源山特意加重了語氣,意味深長的看了顧遠一眼。
顧遠眼觀鼻,鼻觀心,面色平靜,可心中卻忍不住暗暗蜚議,“哪個上尊這般大嘴巴,怎得什么事都說”。
“只不過此島有一樁‘天災’,對修行有損礙之處。”
“若是想入駐此島,就需忍受此災。”
羅源山并未在“風流”之事上過多糾纏,袖袍一揮,指向那五島之外的漫天云霧,道出了此道場的弊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