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忍著不碰,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怕自己介懷。
聽聞這話的韓紹,下意識眨巴了下眼睛。
啊對對對
你說得都對
就是這樣
有木蘭你這個大聰明在,我韓家又何愁家業不興
韓紹心中嘀咕著,面上卻是用那雙看狗都深情的眼眸,望著公孫辛夷。
沒有解釋,沒有辯駁。
一切盡在不言中。
公孫辛夷見狀,輕嘆一聲,也不再說什么。
她已經打定了主意。
等回到鎮遼城,再為韓紹選些絕色送來。
修士修為越高,子嗣越艱難。
多多播種,幾率總歸會大一些。
反正這些庶出子嗣生下來,也只會喚她母親。
就算沒有親生的嫡子親近,總歸是比外人強。
而這些女子受了她的恩惠,自然也會與她親近。
一個好漢,三個幫。
到時候那姜婉就算有青梅竹馬的情意在,又拿什么跟自己斗
不得不說,這半年來,公孫辛夷也不是沒有長進。
離開軍中之后,已經開始跟著母親學著如何掌管家業的她,某些技能也漸漸點亮了。
不過相較于姜婉的揣度人心,公孫辛夷則更傾向于以勢壓人。
晚間的設宴,因為公孫辛夷的到場。
雖然氣氛不算熱鬧。
但過程卻是極為順暢。
能坐上一營主將,乃至官至中郎將的人,哪怕是看似粗鄙的武夫,也沒有人是傻子。
如果說先前在鎮遼城鎮北樓宴請各營主將,還可能是大娘子的自作主張。
可如今大娘子奉大將軍的命令,不遠千里來到廊居城,再次與韓紹一同宴請諸將。
就已經是大將軍遞給他們的一個明確信號了。
這姓韓的小子,不出意外就是未來鎮遼軍的當家人。
至于之后的過程中,還會生出什么波折,不是他們應該考慮的事情。
他們都是跟著大將軍多年廝殺出來的軍將。
他們認的是大將軍。
而后才是遼東公孫。
若是公孫度這個大將軍日后將他們鎮遼軍,交給遼東公孫,他們沒意見。
畢竟早年鎮遼城與鎮遼軍初建的時候,遼東公孫確實出了很大的力。
他們中的不少人也曾受過公孫氏的恩惠。
只是現在看大將軍的意思,很明顯并不想如此。
他想將這份家業,交給自己的女婿。
這也很好理解。
人都有私心。
父母為子女計之深遠,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樣一來,他們的心思就活絡起來了。
老實說,對于大多數鎮遼軍將而言,相較于公孫氏,他們更傾向于這姓韓的小子。
除了這小子本身就出自鎮遼軍,與他們天然親近外。
也跟他們的實際利益,息息相關。
畢竟一旦由公孫氏族人接掌鎮遼軍,這些公孫族人必定會擠占他們的位置,攤薄他們的權勢。
這種事情沒得選,也就罷了。
在有的選的前提下,誰又舍得放棄手中的利益
所以這一場晚宴下來,不少原本還在搖擺的軍將,不出預料地靠向了韓紹。
甚至有先前婉拒了韓紹厚禮的老東西,腆著一張老臉,竟厚顏無恥地當場重新索要起來。
對此,韓紹自然是不計前嫌。
可面上卻是笑罵道。
“送上門的不要,現在想要,自己上門來拿”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