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尊七境真仙的壽數,總共也就不過八百載!
所以但凡能夠破境成就天人的,無一不是天賦逆天之輩。
而與法相登仙的修士相比,看似靠著苦修已身、以一力破萬法聞名天下的金身修士,反倒走的是一條捷徑!
金身修士破境登仙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斷拓展這片虛無混沌的內天地。
然后等到這片內天地拓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尋到一方秘境,再將二者強行融合。
功成之后,便是八境天人!
不得不說,相較于只能憑借天賦和時間慢慢苦熬的法相修士,金身這路數簡直就是作弊。
只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金身一路,固然便捷,甚至可以稱得上一聲投機取巧。
可無奈,這天下間的秘境終究是有數的。
每多上一尊金身一路的八境天人,就意味著這天下間的秘境就少上一個。
久而久之,這本就稀缺的秘境便被瓜分得所剩無幾。
而一旦這天下間的秘境徹底消失,這也意味著金身一道七境真仙之后的道途,便徹底斷了。
這世上很多事情就是這樣。
看似捷徑,其實卻是一條險道、絕路!
沒有逆天的大氣運,一旦踏上便是死路一條!
所以真要說起來,所謂法相、金身兩條道途,其實真要說起來,并沒有什么區別。
只是前者拼的是天賦、拼的是努力。
而后者則拼的是氣運。
甚至就連二者通往八境天人的最終道途,其實也是殊途同歸。
都是為了合道!
“煉虛合道,合道為真……”
“所以這七境真仙的‘真’字,并不是在闡述仙之真假,而是在求‘真’!”
隨著眼前的世界驟然換了天地,韓紹看著眼前那片遼闊虛無天地,忍不住感慨一聲。
有些日不曾‘來’到這里,這里似乎又起了幾分變化。
不但這片虛無天地的范圍,比之前猛地膨脹了許多。
其中某一個角落,還多了一片金色文字匯聚的‘汪洋’。
一念掃過,無需誦念心中便可知其言、解其意。
【《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
【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
一篇微言大義的總序之后,開篇便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稷下學宮,是儒家圣地,卻不是唯一的儒家傳承。
虞陽鄭氏同樣也是儒家一脈。
家學以儒家六經之一的【詩經】傳世。
那鄭氏老祖鄭范便是以此經成道。
不過這一切現在都是他韓某人的了。
有時候就連韓紹也不得不感慨一聲,自己這一身‘天賦’的霸道與不講道理。
旁人苦修一世得來的東西,只要韓紹想,只要他實力足夠,便能在一夕之間將其連皮帶骨、盡數掠奪!
或許當初教授過前身一段時日的儒家夫子怎么也想象不到。
自己這位曾經被斥責為‘朽木不可雕也’的廢材學生,會以這樣的方式‘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舉達到他想都不敢想的儒學境界。
韓紹搖頭失笑了一瞬,便將注意力從那片金色文字匯聚的汪洋中轉移開來。
畢竟與他本身擁有的‘天地’相比,那由【詩經】演化而來的人道一角,實在是太過渺小了一些。
是的!
韓紹本身擁有的這片‘天地’,也在演化。
只是相較于尋常法相修士只能憑借自身苦修的大道,一點一點地烙印法則,從而化虛為實。
韓紹這邊則似乎過于‘智能’了一些。
它會自我演化!
一片混沌虛無之中,光禿禿的四座‘大門’,突兀地矗立四方,厘定邊界。
中間云氣升騰、翻滾,卻別無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