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史學家中行固!百家學宮!
韓紹對李靖的寵信,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可謂無人能及。
就連趙牧等人有時都忍不住說幾句酸話,言語嫉妒。
對此,李靖感懷至深的同時,也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生怕哪一天行將踏錯,辜負了這份寵信。
此刻韓紹不但直接同意了他提出的人選,更是讓他親自帶人過來,不禁有些惶恐。
“君上遣人喚他一聲便是。”
“臣軍中諸事繁多,怕是不大方便。”
事多是真的。
如今大戰方定,將士敘功、封賞、陣歿撫恤等,都有要循序展開。
待統計、整理完成,再由他報由兵司審核頒布。
這些事情根本不是一二日的工夫,能夠理清楚的。
但韓紹卻知道他這是要避嫌。
親衛營雖名義上亦歸他這個韓紹之下的軍中第一人統轄,可實際上卻因為其司職特殊的緣故,獨立于外。
李靖也從來不會插手其中。
這其中的分寸拿捏,素來謹慎的李靖把握得很好。
只是韓紹卻是渾不在意地擺擺手。
“再忙,這點工夫還是能抽出來的。”
說完,不給他再廢話的機會,韓紹有些不耐道。
“當初你我初見,便可交托性命、妻兒。”
“怎么現在連這點信任也沒有了”
李靖聞言,一時訥訥不得言。
“臣……臣……”
韓紹笑罵一句。
“行了,笨嘴拙舌的,但凡你能將那點靈巧的心思放在嘴皮子上,當初也不至于才是個小小曲軍候。”
李靖老臉一紅,韓紹繼續道。
“用軍之道,在于人心。”
“孤收那些鎮遼老將之心,在乎大義、在乎大勢、在乎于仁。”
“真正要跟他們親近的是你。”
聽到韓紹這話,李靖一愣,隨即幡然醒悟。
“謝君上教誨。”
韓紹見狀,搖頭失笑,神色有些無奈。
“你啊,這些道理不是不懂,只是太過于謹慎小心了。”
“以后在孤面前,不用這么畏首畏尾。”
“你是孤之腹心,孤信不過旁人,難道還信不過你”
李靖面上有些羞慚,心中卻是洶涌澎湃。
士為知己者死,有時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有主君如此,又如何能不甘愿為之赴死
而這一出君臣相宜的場面,一旁作為見證者的中行固也是感慨頗多。
并且牢牢將這一幕記在心里,準備等到夜深人靜時揮筆載入自己那本無人知曉的實錄之上。
人嘛,總得有點愛好與念想。
自從中行固不再執著、急切于向那些人復仇,他的人生仿佛一下子空落起來。
直到某日,他從六扇門那些暗子用來記載情報的【無常簿】上尋來靈感,開始將每日一些見聞記載下來。
有時一句話,有時一件事,有時則是一些感慨。
時日一長,看著那越來越厚的錄事簿,中行固忽然迸出一個念頭。
‘我今日之所書,待將來時日變遷、歲月更迭,豈不就成了過往之歷史’
‘若等到來日后人翻閱今日之故事,亦當真知我中行固之名!’
這般念頭一起,便再也停不下來了。
中行固心中那股曾經被摧殘、埋沒的豪情與野心,也逐漸重新復蘇。
他要將今日所見所聞,全都記載下來,然后編寫成簿,以方便后人翻閱!
而隨著中行固不斷將之前記載的那些瑣事零碎整理,重新書寫。
他又感覺這么寫不但有些沒頭沒尾,而且依舊凌亂不堪。
于是在尋訪了一些陷陣老卒后,終于在某個萬籟俱寂的深夜,提筆在開篇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