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九世之仇,尤可報乎(上)
沒有大毅力、大才情、大犧牲,怎么可能另辟蹊徑走出這樣一條近乎燃燒自我的殉道之路
所以韓紹此刻對公孫郢的贊譽與推崇發自肺腑、真心實意。
真人杰也!
依舊隱匿在虛空的趙家老祖沒有反駁,反倒在沉默一瞬后,嘆息道。
“這老匹夫是生不逢時……”
論天賦才情,公孫郢不弱于他,只可惜終究被兵家傾頹大勢所拖累,又因為當年的喪子之事有了心結。
最終問道太乙不成,這才不得已自斬道途,舍天道而成人道。
對于趙家老祖的感嘆,韓紹默然一陣。
“老祖他還有多少……壽數”
韓紹問這話的時候,稍稍頓了頓,才吐出‘壽數’二字。
趙家老祖隱匿虛空的神念,似乎深深看了他一眼,而后才道。
“不出手的話,百二十年吧。”
“但……若像今日的事情,再來上三五次,怕是不足十一。”
八境天人壽元兩千,金身成道者周身無漏,略長一些。
有擅養生者,甚至能活到兩千五百載才有天人五衰降下,壽終于天地間。
公孫郢生于太宗文帝年間,到如今壽元剛過大半,卻已經是油盡燈枯之相。
實在是令人唏噓。
韓紹聞言,算是終于明白過來公孫郢這般急切地選擇自己的真正原因了。
‘因為他真的沒時間了……’
韓紹徐徐吐出一口濁氣,手中密鱗龍槍現出,隨后終于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依趙祖看,若有朝一日,老祖能夠解開心結,是否能夠重續道途”
解開心結
如何解
望著韓紹手中須臾現出的那桿密鱗龍槍,趙家老祖心生明悟。
可心中卻不對韓紹的想法抱有太大的希望。
所以稍稍沉默便勸慰道。
“道阻且長,你還年輕,有些事情徐徐圖之即可,不可太過急躁。”
他可不想韓紹重蹈公孫郢這老匹夫的覆轍。
真要是讓韓紹成為公孫郢第二,他這么多年的苦心謀劃,還有什么意義
只可惜韓紹對于他的勸慰,卻是不置可否。
“事在人為。”
準確的說,是‘勢’在人為。
大勢裹挾傾覆之下,沒有什么是解決不了的。
若有,縱馬踏平了便是!
心中念頭一動,韓紹終于不再廢話,只道了一句。
“勞駕趙祖替我壓陣,且待我先贏了這一陣再說。”
趙家老祖聞言,語氣頗為無奈。
“去吧。”
神念交匯的須臾瞬息之間,韓紹已經一步踏出。
而此時,眼看那五道太乙法身施展出宛如末日浩劫的恐怖神通攔住公孫郢,剩下一眾天人法身只稍稍遲滯了幾瞬,便悍然殺向正處在合道關鍵時候的公孫度。
霎時間,有天人法身寄出法劍,一化二、二化三,三化萬劍,布下無邊劍冢。
又有法身綻放無盡佛光,翻手就是一方掌間佛國。
更有一名老農模樣的法身,手中鋤頭揮動間,便于虛空犁出一道恐怖溝壑。
余者還有法身口誦真言,說左而行右、左顧而言他,行走間或將秩序顛倒、或指黑為白。
總之,那每一道法身揮灑出的神通術法,并不只是神通術法本身,而是連帶著身后那方小世界一同傾軋而來。
這就是八境天人的可怕之處。
與之相比,七境真仙掌握的那點所謂的天道權柄,實在是微不足道。
“公孫小兒!勿怪我等心狠,絕你道途,害你性命!”
“要怪就怪當初你兵家太過跋扈、狠辣,伐我山門、絕我道統!”
“我等今日這些所為,與之你兵家當年的酷烈行徑,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