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隨即便感覺有些不對。
正如共顏先前所言,她雖和太康帝沒有人婦之實,卻有人婦之名。
換而言之,要是從姬瞾那里論,自己豈不是……
低頭瞥了一眼懷中美人,韓紹下意識松開了少許。
等到懷中美人對自己投來一個疑惑的眼神,韓紹趕忙露出一抹尷尬的笑意,以掩飾自己的心虛。
而似乎看出韓紹的不自在,共顏低垂螓首,似是思索了一陣后,忽然道。
“君上之來歷,妾已經有所知曉。”
“還請君上降下仁德,莫要因為妾身前人之過,牽連怪罪妾身這個后人。”
共工為何要怒觸不周山
蓋因與帝爭,敗也。
只是從未真正接受過那所謂來歷的韓紹,對此毫無感觸。
共顏這話的求肯,在他看來反倒像是個不算幽默的冷笑話,聽起來頗為尷尬。
反倒是她接下來這句話,讓他心中生出了幾分蕩漾。
“還有……關于胤兒——”
“還望君上看在妾身的薄面上,莫要與他太過計較。”
“這是妾欠他母親的……”
韓紹聞言,玩味一笑。
“哦你覺得在孤這里,有何薄面”
懷中美人并未抬首,只用細若蚊吶的聲音,回應道。
“若君上開恩,妾……妾都可以的……”
什么叫‘都可以的’
這話當真是令人誤會!
韓紹一臉正色,忽然又多了幾分好奇。
“為什么陛下就不可以”
瞧瞧這個問題問的,讓人如何回答
氣氛一陣沉默間,韓紹也覺得這個話題實在是尷尬,于是隨后便轉移了話題,問起后續一些事情來。
比如后續因何生變,導致她最終身死,只剩一點殘存真靈。
這次共顏都做出了解答。
“太康比我們想像中要謹慎,也比我們想象中要狠辣。”
說著,共顏順勢用自己多年在宮中的觀察,對太康帝做出了評價。
“若非生在如今的亂局,他甚至可以成為一代有道明君。”
睿智、隱忍、狠辣。
這些都是成為明君的標配。
可惜,他唯獨缺少了一份不顧一切的果決。
就像是姬九,他該斬草除根的。
韓紹聞言,并未對此加以置喙,只是最后問了一句。
“所以你們最后失敗了”
共顏搖頭。
“失敗了一半。”
一半失敗,另一半就是成功。
聽完共顏的論述,韓紹陷入了沉默。
先是將目光望向了神都,隨后忽然偏移了視線,將目光望向了南海郡的方向。
他莫名有種預感,太康帝終究會為當初的一念之仁付出代價。
不,準確的來說,是兩念。
一念顧惜血脈親情,未曾將之扼殺在襁褓。
第二念……
他不該將姬九放歸南海的。
看似保留了姬氏一絲退路與余地。
實則——
此,取禍之道。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