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今時君上帶他們打入關中,來日能剩幾人得還……’
衛延等人沒看懂此刻什長眼中情緒的含義,他們只是在為那可以預見的波瀾壯闊而熱血沸騰。
只是就在他們準備說些什么的時候,什長卻是一拍他們其中一人的腦瓜子。
“走,時間差不多了,該去取用飯食了!”
說著,一邊拿腳踹,一邊笑著催促道。
“都他娘的麻溜些!食飯都不積極,回頭還指望上陣爭功”
……
軍中伙食就那樣,能吃得飽、吃得好已經是天大的幸事,口味就窮講究了。
看著衛延等年輕武人嫌棄抱怨的模樣,有老卒眉頭一皺。
“你們都是被君上慣壞了!若非是君上,這行軍打仗有口肉干、涼水就不錯了,還想吃口熱乎的吔屎吧你們!”
被這一通劈頭蓋臉的喝罵,衛延等年輕武人有些不忿,可在看到旁邊那些老卒的眼神,最終沒敢露出絲毫不滿。
有些尷尬的衛延見狀,沒話找話道。
“那你們過去吃什么”
其中一名老卒便甕聲甕氣道。
“還能吃什么,自是有什么吃什么!”
“就你們這些沒吃過苦的小家伙,他媽整天屁事最多!”
不得不說,自韓紹掌兵掌權以來,整個鎮遼一系的變化都是巨大的。
感受最深的老卒們無不感念。
別的不說,單單是那年天災,整個幽北物資匱乏時,韓紹那句‘兒郎們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陣廝殺,再苦也不能苦了他們’,便足以讓他們記上一輩子。
所以對于這些后輩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們這些老卒其實是很不滿的。
這也造成了如今新老更替的鎮遼軍,其實內里是有著不小的新老割裂的。
想要彌合這份割裂,需要時間、也需要契機。
就好比此刻,眼看著氣氛不對,什長趕忙出言打著哈哈,隨后又吹噓起自己過去的武勇。
只是他那點微薄戰功,顛來復去的講也就那么回事,他們早就聽膩了。
否則不至于到現在也只是個什長了。
已經聽得有些膩歪的他們,忽然有人問道。
“什長,按你的年歲,應該可以退伍榮歸了吧,怎么還留在軍中”
這里又不得不提韓紹的另一政策了。
那就是放歸一部分年齡大了的老卒退伍歸鄉,并且任命他們為地方村老。
對那些老卒施恩不說,也能增強對地方的把控。
而隨著那年輕武人這話出口,不管是老卒還是衛延這些年輕武人這才發現他們的什長,兩鬢不知何時已經染上了霜白。
面對這一道道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向來口舌靈便的什長此刻卻是露出幾分忸怩。
“這個……這不是還想再拼一拼嘛……”
“等哪天真提不動刀了,再退也不遲。”
他天賦不好,經年累戰,受創頗多,又影響了根基。
修為幾乎不可能再進一步了。
不過今時與往日不同,自家君上手握某種神妙權柄,卻是能夠無視這些原本無法跨越的天塹,他終究是舍不得這份天賜的機緣,想要拼上一拼。
而對于韓紹而言,這些老卒雖然氣血已經開始衰敗,論培養價值比不上那些年輕后輩,可論戰場廝殺經驗,他們這些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老卒卻個頂個的都是絕對的強者。
所以并沒有選擇一刀切,而是去留隨意。
雖說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可若是他們老驥伏櫪,韓紹又怎么忍心不給他們一個繼續進取攀升的機會
……
事實上,如那衛延他們什長一般的老卒,如今在軍中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