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只一轉眼間,這個風云突變、讓人應接不暇,甚至有些反應不過來的興平元年便走到了尾聲。
從八月末,被姬胤力排眾議重新啟用的昔日禁軍敗將公冶縉,再一次執掌十萬禁軍出現在了天下所有人眼中。
奉旨討賊!
蕩平黃天賊亂!
幾乎在其出得神都的那一刻,便成功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注意力。
只不過或許是有著上一次的慘痛經驗在前,這一次的公冶縉明顯謹慎了許多,一連數月以來,其用兵雖然稱不上束手束腳,卻也遠遠談不上大開大合。
可盡管如此,公冶縉麾下這十萬禁軍的推進速度,還是顯得極為迅速。
這其中的原因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無非是自年中六月,鎮遼軍一舉攻破黃天道腹心所在的廣宗城,斬張顯、張繼、張宗三兄弟首級獻捷帝闕后,各地黃天軍在群龍無首之下,便已經開始陷入了混亂之中。
大賢良師已死,所謂人人如龍的宏大愿景,已成空談。
甚至已經淪為天大的笑柄。
悲痛者,有之。
迷茫者,有之。
逆反者,有之。
癲狂者,有之。
殉道者,有之。
在此情況之下,如今的各地黃天軍別說是維持曾經的戰意了,有些方渠甚至只為一點小事便一言不合地開始互相了攻殺。
所以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來,曾經占據天下一十八州、煊赫一時的黃天道徹底完了。
這個時候任誰再沖上去狠狠踹上去一腳,便會瞬間土崩瓦解。
而接下來便是在其尸骸上大快朵頤,享受成果的時候了。
可讓所有人意外的是,作為黃天道真正掘墓人的鎮遼軍突然沒了動靜也就算了。
奉帝命而討賊的公冶縉,竟然同樣表現得不急不躁。
不但不急,公冶縉接下來做出來的事情,則更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他竟在東出神都后,毫無征兆地對那些世族高門出手了!
在接連將數個盤踞于司隸與豫州的大世族和名門大宗連根拔起后,突然北上濟水。
如此突如其來的舉動,頓時讓天下人心中一驚。
因為如今濟水兩邊的冀、兗二州已經是鎮遼軍的地盤。
不少人甚至暗自猜測,公冶縉的這十萬禁軍莫不是受了興平帝的密旨,表面是討伐黃天亂賊,實則是要跟鎮遼軍火并?
然而事實上,公冶縉的那十萬禁軍在抵臨濟水之畔后,便就此停下了腳步。
而是就這么當著天下所有人的面,搞起了大祭。
所祭者,正是當初于濟水之畔全軍覆沒的天策、神策兩支禁軍十萬英靈。
而被作為祭品的,除了這一路斬獲的黃天亂賊首級外,赫然還有那些剛剛被公冶縉連根拔起的世族高門首級!
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公冶縉在復仇!
而禁軍也在復仇!
盡管在這之前的許多年,由于上官鼎和太康帝相爭,禁軍名義上被二者瓜分,成為各自手中的矛和盾,彼此針鋒相對。
可實際上,神都禁軍從來都是一脈相承,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當初那場濟水之敗,不但是公冶縉的恥辱,也是整個神都禁軍的恥辱!
只不過迫于這些年世族大族的勢大難治,所以哪怕明知道當年那場慘敗,有諸多世族高門參與其中,他們也只能忍了。
可現在隨著上官鼎已死,新君興平帝逐漸展露帝威,這一切終于無需再忍。
……
如果說那天的大殿之上,姬胤三言兩語便徹底收服了公冶縉的心話。
那濟水那一場大祭,便算是徹底收服了整個禁軍的軍心。
拋開某些軍頭的私心不談,其實大多數軍中武人其實很簡單。
如果你能讓他們覺得他們的死,是有價值的。
他們是真的能為你赴死。
而這一場濟水大祭擺在最顯眼處的世族高門頭顱,便是他們的價值!
于是接下來,隨著公冶縉兵鋒再次一轉,突然拋開臨河對岸的鎮遼軍向著那些依舊被黃天道占據的州郡突入的時候,麾下十萬禁軍爆發的戰意與實力,不免讓不少人為之震驚、甚至是駭然失措。
而這便導致在興平二年的新年到來之際,歷時小半年終于重建一新的未央宮金鑾大殿上,一個個早已不知道神都朱雀大門朝哪兒開的各地世族高門,破天荒的遣人向姬胤這個新君奉上了新春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