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把軍火分配完畢,讓運輸隊伍連夜出發,務必于明日拂曉之前到達前沿,除了湯恩伯的二十集團軍,別的隊伍都沒有派部隊來迎接,戰線吃緊,根本沒有多余的兵力,李宗仁從駐扎徐州的部隊又抽出來兩個團參加護送,必須保證這批彈藥的萬無一失。
安排完了一切,讓西線的車隊先等一下,李宗仁親自接見了特戰連的隊員,詳細詢問了護送的經過。
楊明雖然面對戰區的最高長官有些緊張,但還是把整個護送過程完整的復述了一遍。
李宗仁想過運輸車隊會遇到麻煩,但沒想過會遇到這么多麻煩,春天夜間微寒,李宗仁卻驚出了一身冷汗,后怕之后對川南特戰隊給予了肯定,親自安排人對傷員予以手術照顧,讓特戰隊繼續保護運往西線的物資。
送別所有車隊,時間不早了,李宗仁卻沒有一點睡意,特戰隊的作用太強了,如果這次只是一個團的士兵護送,那么二百車彈藥免不了被炸的命運,即使加上湯恩伯的警衛團,也是兇多吉少,這一刻李宗仁心中生出一個念頭,全戰區搞特戰。
四月三十日清晨,日軍趁著士兵吃飯的間隙,又開始了炮轟,國軍戰壕內的防炮洞早就挖的又深又長了,哪怕炮彈落進戰壕,只要不在防炮洞附近爆炸,也對洞內的士兵造不成傷害。
當然炸塌了除外,炸塌了那是真沒救了,即使日軍沒有攻擊,同伴費勁挖出來,也早沒了呼吸。
國軍戲稱這就是給自己挖墳,不過對于一群殺才來說,死了有個埋的地方總比曝尸荒野強。
轟炸機就像公雞報曉,只要不是滿天烏云,早上八點都會來到陣地上拉長音,國軍也都習慣了,鉆進“墳墓”,生死看天。
轟炸結束,日軍飛機消失在了天際,前沿觀察哨鉆出防炮洞,冒著炮火觀察著日軍的攻擊線,其他戰士繼續窩著防炮。
散兵線進了三百米,開始邊突進邊射擊了,國軍炮陣地有了動靜,標尺早就設置好了,專打三百米到二百米的中間線,這個距離國軍的子彈都飄了,但三八大蓋的精度非常高,雙方傷亡比例根本不對等。
過了二百米線,囯軍炮陣地戛然而止了,戰壕哨子聲響起,無數國軍鉆出防炮洞,開始對著鬼子射擊,等鬼子沖到百米線,炮火開始延伸,輕重機槍露頭了,無數子彈潑向鬼子,在戰壕百米以外鑄就了一道鋼鐵防線。
鬼子退下去了,國軍只留下了陣地觀察員,大多數士兵又鉆進了防炮洞防炮,前線形勢匯總,不管是湯恩伯,還是孫連仲和龐炳勛,都感到渾身舒坦,仗就應該這么打的么,光靠拼刺刀,多少隊伍也扛不住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