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剛訓練了五天,負責蒙陰縣城的暗探來報,日軍一個步兵聯隊進駐了蒙陰城,沒有重武器和坦克,不過有十幾門九二炮,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很多,兵力不足一個聯隊,不過兩千人還是有的。
蒙山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陳風迅速命令所有隊伍停止訓練,準備應戰,不過以蒙山現在的實力太過于勉強,加上一個排的新兵,滿打滿算也就是一百多人,日軍少說有兩千人,這個差距是沒辦法用戰術和單兵能力彌補的。
正當陳風猶豫著把物資藏起來,隊伍轉移避敵鋒芒的時候,戒備解除了,這個聯隊的日軍目標不是他們,是沂水縣的山東省臨時政府。
1937年11月,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委員秦啟榮在魯北惠民組織了魯冀邊區游擊司令部。魯中淪陷后,該部移至沂水,萊蕪一帶活動。與此同時,原青島市長沈鴻烈也率部分海軍陸戰隊和地方武裝撤至魯中諸城一帶。徐州會戰開始后,為加強敵后襲擾,沈鴻烈被任命為山東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接收了原第3集團軍吳化文部,改編為新4師。
日軍這個聯隊就是奔著臨時政府去的,想要后方穩定,必須先把殘余軍隊給剿滅了。
陳風松了口氣,還得盡量擴軍啊!起碼先把一個營的兵力拉出來,有個三四百人,無論如何也能打上一仗。
隊伍繼續訓練,陳風派了兩個老隊員吳天祥和丁三,帶著電臺騎馬去盯著沂水方向的戰斗,一有戰機迅速匯報。
沂水城西,夏蔚區崔家峪鄉,沈鴻烈正帶著新四師埋伏,據線報,一個聯隊的日軍已經出了蒙陰城,向沂水疾撲而來,沈鴻烈當機立斷,放棄沂河的天險,隊伍前出二十公里,進入崔家峪埋伏。
崔家峪是典型的兩山夾一溝的地形,兩邊的山峰不高,但非常陡峭,中間的溝里有條公路,是連接蒙陰和沂水的重要路線,除此之外,就得繞道沂南或者沂源了,除非日軍聯隊長腦子銹住了,不然不會舍近求遠。
秦啟榮正和沈鴻烈趴在一片柿子樹后面,透過粗大的柿子樹縫隙,能明顯的看到公路的一切。
“沈長官,時間差不多了啊!怎么還沒見日軍蹤影,不會提前收到消息改道了吧”!
“不可能,他們總不能翻山越嶺吧!改道只能從高莊改,走沂南多了三十公里,走沂源多了四十公里,在等等,兩個小時沒有動靜,立即回沂水城,時間趕得及”。
雖然沈鴻烈現在是個師長,但手下并沒有一個師的兵力,連一個乙種師的兵力都沒有,正規部隊只有五千多人,其他雜七雜八的加在一起也只有一千三百人,沈鴻烈非常大膽,這次帶了四千五百兵力出的崔家峪,沂水城只留下了不到兩千的防御部隊,還是以雜牌和地方武裝為主,也怪不得秦啟榮擔心。
沈鴻烈并不擔心,日本人已經占領了山東的大部分區域,只剩下中部山區這些看不上眼的地方了,前鋒早就打到了河南安徽,在他們眼中,山東是他們的大后方了,他們不會小心翼翼的。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