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山閣下放心,二十挺對空九二式,三十挺對空大正十一年式,就這些三流飛行員,沖不沖的下來還是個問題”。
諫山春樹聞言并沒安心,說起來都是眼淚,一個海陸空稱霸東半球的大日本帝國,竟然沒有所謂的高射機槍你信么?
曾經也有研究過,但最后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流產了,海軍有機炮,陸軍因為空軍的強大,極少需要防空。
至于用九二式和大正十一年式防空,聽著就像個笑話,九二式的射速幾乎是世界重機槍里最慢的,至于大正十一年式,弧形彈鼓供彈,一場戰斗下來,最累的不是機槍手,而是忙碌的供彈手。
也曾經有人提議進口一批高射機槍,但遭到了所有人的痛斥,和誰進口?德國,那是盟友,高射機槍都造不出來,還有資格做盟友么?至于美國,那更不可能了,本來就被瞧不起,進口這么沒有技術含量的武器,肯定會受到無情的嘲諷。
本來在中國戰場的低端局沒什么影響的,但遇到冷槍的沂蒙游擊隊劣勢就出來了。
步槍差距不是很明顯,三八步槍的性能比不上98k但差距不大,至于沖鋒槍,那玩意不敢考慮,消耗太狠了,輕重機槍更是被狠狠的壓制了一頭,甚至迫擊炮現在都不是人家的對手了,唯一有點優勢的只有大口徑炮了。
看著隊伍中間的幾十個木頭架子,那是架設輕重機槍用的,諫山春樹每次看到就感覺丟臉。
自己特別研究過冷槍的路數,這人絕對是帝國的大敵,每次都沒抓住帝國軍隊的弱點狠狠的痛揍,大小的戰役都找自己人的七寸打,狠人,絕頂聰明,這是諫山春樹對冷槍的評價。
新四師指揮部,沈鴻烈直接坐在通訊室等消息,自己預判失誤,日軍沒有繞道小珠山以東,這樣兩艘軍艦就沒什么作用了,日軍的行軍路線各炮臺現在夠不到,即使發起攻城,也只有四個陸防炮臺有可能打的到,小鬼子,挺精的啊!
“師座,日軍前鋒已經到達了艾山,走的是艦炮射程之外,一團”準備在車家河村構筑陣地,請師座回復”。
“豬腦子,構筑什么陣地,告訴自重,退后三十里,不用管鬼子,使勁往里放,日軍肯定會路過東湖以北,過了東湖致電陳榮威,炸掉日軍的炮群我們再出手”。
“是”!
中午時分,日軍停止了腳步,諫山春樹沒有聽從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剛的建議,急行軍突襲青島西大門,聽起來不錯,但海軍畢竟是海軍,他們又怎么能研究透冷槍的戰術,急行軍意味著放棄外圍偵察防御,一旦敵人炮襲,上百門迫擊炮二十發極速射打進行軍隊伍,那這場仗就不用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