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擊只打了一輪,士兵頂著炮火進了二百米的距離,這個時候沖鋒槍應該開火了啊!之所以有三道攻擊線,就為了消耗對面的沖鋒槍火力的。
不會真的跑了吧?要是拿下這片陣地,整個熊耳山的形勢會得到極大的好轉。
藤田進用望遠鏡看著對面的戰壕,心里多了些期盼,對啊!撤出去不好么?非要大家一起損耗。
士兵突破進了一百米的距離,眼看一個沖鋒就能扔進去手雷了,望遠鏡里突然冒出了火光,對面的機槍終于開火了,機槍火力點有了動靜,戰壕里突然出現了一排槍支,奇怪的是對面并沒有露頭,像是兩只手舉著槍支在射擊,開玩笑么?這是什么節奏?
目光下移,藤田進發現了不對,三條攻擊線上的士兵和滾地葫蘆一樣向山坡下滾去,不應該啊!對面陣地的機槍并不密集,打不出這種效果的,難道是開玩笑一樣舉著射擊的槍支么?
“冷槍隊長,這是什么槍啊!還能舉著打,命中率可以啊”!
“阿卡47,我們獨立研制的,第一次上戰場,試試效果”。
“這效果還要試么?沒看到鬼子成了滾地葫蘆了,不對啊!怎么后面的也滾了,冷槍隊長,這槍的穿透力”?
“沒錯,穿透力不比高射機槍弱,打穿一個完全沒有問題”。
迫擊炮停止了射擊,攻擊的日軍被打的七零八落的,沒了沖上去的希望,日軍打出了信號彈退下去了,上的時候很勇猛,退的時候很狼狽。
一次攻擊,藤田進發現了問題,自己這邊損失和昨天差不多,但對面打的太游刃有余了,迫擊炮的轟炸并不密集,機槍開動的也很晚,神秘槍支開火的時候,對面的敵人并沒有露頭,那么損失也會是寥寥無幾了。
藤田進心里多了些疑惑,本以為已經足夠了解冷槍隊伍的火力了,現在看來還是不夠啊!
日軍沒有繼續進攻,明白警衛團的迫擊炮都設置在了反斜面,不解決迫擊炮,攻擊隊伍根本組織不起陣型。
上午十點半,北平機場起飛的三十架轟炸機到了,偵察機早已經偵察好了,敵人的炮兵就設置在了防線背后的山陰,雖然比較稀疏還做了偽裝,但早上開火的時候早被偵察機注意到了。
飛機成梯隊展開了俯沖轟炸,山前面的陣地高射火力太強,山后面應該沒什么防衛了吧?
出乎轟炸梯隊的預料,山背陰處的高射火力只強不弱,當轟炸機俯沖進了一千米的距離,幾十條帶著曳光彈的火線封鎖了最前面梯隊的所有路線。
十多秒的時間,還沒等轟炸機投彈,兩架被大口徑重機槍凌空打爆了,左翼的一架機翼也受了重傷,搖搖擺擺的鉆進了雪地里,騰起了一團紅色的火焰。
連續兩波進攻失敗,六架轟炸機只投下了三五顆航彈,日軍飛機改變了俯沖方向,轉了一圈從西面開始俯沖。
趴在離迫擊炮五六百米遠的雪地里的炮兵沒停下嘀咕。
“你說機槍陣地非要這么殘暴么,放他們下來炸就是了,反正不過是些棍子”。
日軍停止了進攻,炮兵不但自己躲起來了,還在偵察機盤旋的間隙把大部分迫擊炮都換成了短粗的木棍,就這樣斜插在雪地里,和迫擊炮基本沒什么區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