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后,林小宇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不再耍小聰明,而是踏踏實實地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有一次,學校組織為貧困山區兒童捐款捐物的活動,林小宇不僅把自己積攢已久的零花錢都捐了出來,還發動同學們一起參與。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林小宇一樣及時醒悟。學校里有個叫張大勇的學生,他家里很有錢,平時就驕橫跋扈,不把道德規范放在眼里。一天,張大勇在學校的小賣部買東西,故意少給老板錢,還惡狠狠地說:“就這點錢,愛要不要!”老板是個老實人,敢怒不敢言。
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林小宇看到了,他立刻走上前去,對張大勇說:“張大勇,你這樣做太不道德了。人家老板做生意也不容易,你怎么能少給錢呢?”張大勇不屑地看了林小宇一眼,說:“你算老幾,敢管我的事?我有的是錢,少給點又怎么樣?”
林小宇沒有被張大勇的囂張氣焰嚇倒,他義正言辭地說:“錢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道德才是。你有錢也不能為所欲為,欺負老實人算什么本事?你要是不把少給的錢補上,我就告訴老師。”張大勇見林小宇態度堅決,周圍的同學也開始對他指指點點,他只好不情愿地把錢補給了老板。
經過這件事,張大勇對林小宇懷恨在心,他總想著找機會報復林小宇。機會終于來了,學校要選派一名學生去參加全市的道德模范演講比賽,林小宇因為這段時間的出色表現,被老師推薦為候選人之一。張大勇得知后,心里暗自高興,他想出了一個壞點子。
在演講比賽的前一天,張大勇偷偷把林小宇的演講稿藏了起來。林小宇發現演講稿不見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四處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李曉雅出現了。她安慰林小宇說:“小宇,別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你可以重新寫一份演講稿,我相信你的能力。”
于是,林小宇和李曉雅一起熬夜,重新寫了一份演講稿。第二天,演講比賽如期舉行。林小宇雖然有些疲憊,但他依然精神飽滿地走上了舞臺。他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在育德中學的成長經歷,以及他對道德的理解和感悟。他的演講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贏得了陣陣掌聲。
最終,林小宇在演講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當他站在領獎臺上,手捧著獎杯的時候,他感慨地說:“我要感謝育德中學,是這里讓我明白了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用高尚的思想去影響身邊的人。”
而張大勇呢,看到林小宇獲得了如此高的榮譽,心里既嫉妒又后悔。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多么的可笑和愚蠢。他主動找到林小宇,向他道歉,并且表示以后也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從那以后,育德中學里掀起了一股學習道德、踐行道德的熱潮。同學們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尊重,校園里充滿了正能量。林小宇也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道德育人思想高尚”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