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哦……奏來。”
李隆基只能耐著性子聽李瑛還想說什么?
這小子若是得隴望蜀,可別怪老子不給你臉!
李瑛清了清嗓子,說道:“今天是九月初十,再有半個月就是祖母竇太后的誕辰。兒臣以為父皇應當挑選一個家眷為祖母祈福,以表孝心。”
“祈福?那需要女人才行。”
李隆基有些莫名其妙,“況且普通人祈福毫無作用,必須是出家之人方能為太后延綿福祚,讓她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享福。”
“那父皇就問問嬪妃或者女兒、兒媳們,看看有沒有人愿意出家替祖母祈福?”
李瑛看似無心,實則故意指點,“萬一有人看破紅塵,自愿出家為祖母祈福也不一定。”
聽了李瑛的話,李隆基不由得心頭大震,如同醍醐灌頂。
這個辦法簡直是神來之筆!
自己正為如何與楊玉環長相廝守茶飯不思,正好借這個機會讓楊玉環出家為竇太后祈福。
到時候在興慶宮內給她建設一座道觀,豈不就可以與她朝朝暮暮,雙宿雙飛?
等楊玉環出家之后,再給李琩娶一房媳婦,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就徹底斷絕。楊玉環再也不是自己的兒媳,自己也不再是楊玉環的公公。
等下去個三年兩載,楊玉環為竇太后祈福完畢,就可以讓她還俗,再光明正大的納她入后宮為妃,誰還敢再指責自己扒灰?
想到這里,李隆基心情大好,頓時滿面春風。
“太子真是至孝之人,你對祖母一片孝心,天地可鑒。朕決定采納你的意見,改天就讓高力士去征詢各位嬪妃與公主、王妃們的心意,可有人愿意出家為太后祈福?”
高力士驚訝的合不攏嘴,瞬間就明白了李隆基心中的想法。
圣人這是打算讓楊玉環假借出家為名,在皇宮里來個金屋藏嬌。
“奴、奴婢遵旨!”
高力士忽然感覺李瑛這話是在故意提醒李隆基,給他出餿主意、
但仔細凝視李瑛,只見他心無旁騖,說的極為認真,似乎又是無心之言。
好像太子并沒有提到壽王妃,只是讓陛下詢問皇室中可有女子愿意出家為太后祈福,也許他壓根就沒想到壽王妃,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瑛也覺得自己心懷坦蕩,一片孝心。
我只是建議基哥找個家眷給故去的祖母祈福,我可沒有半個字提到壽王妃,也沒有指向楊玉環,以后發生了什么事,那純粹是你們周瑜打黃蓋,和本太子沒有一毛錢關系!
“父皇有近百嬪妃、十幾個成年的女兒,十幾個兒媳,兒臣相信一定會有人愿意出家為皇祖母祈福。”
李瑛云淡風輕的說了一句,接著話鋒一轉,“父皇為祖母祈福,天下萬民都能看到您的孝心。但兒臣不想讓父皇因為我背上殺子之名,壞了你在百姓心目中的慈父形象。”
“二郎,此話怎講?”
李隆基輕撫胡須,雙眼瞇起,不知道李瑛這話什么意思,難道他想替李璘求情?
不可能吧?
李璘三番兩次與他作對,甚至還派遣刺客暗殺他,他還能替李璘求情,世界上真有這么大度的人?
李瑛單膝跪地,言辭懇切:“父皇,你不僅是大唐的圣人,還是我們兄弟的慈父,是這個世上最好的父親……”
李瑛不愧是演員出身,說到這里,瞬間淚如泉涌。
三郎,你可真是個慈父啊,玩自己的兒媳婦花樣那叫一個多,真尼瑪父慈子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