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目前的朝廷三黨并立,一派是以右相李林甫為首的宰相黨,另外一派則是武惠妃這些年提拔起來的“惠妃黨”,以及這半年迅速崛起的太子黨。
比起口蜜腹劍的李林甫,還有企圖牝雞司晨的武惠妃,聲望越來越高的太子李瑛無疑更值得投靠,于是郭虛己這才向韋陟表達了自己的意愿。
“呵呵……郭侍郎言重了,十六郎乃是孤的親弟弟,他還年輕,怎能因為一時之錯而處死他呢?”
李瑛為了收買郭虛己之心,說著言不由衷的話語,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宅心仁厚的兄長。
另外還有一點,郭虛己與目前風頭正勁,身兼安西、隴右兩鎮節度使的王忠嗣私交甚篤,把他拉攏進太子黨,有利于以后爭取王忠嗣的支持。
寒暄完畢,李瑛開門見山的提出了自己的請求,表示想把目前的平盧兵馬使安祿山推上營州都督的位子。
郭虛己拱手道:“有勞殿下讓安祿山提供一份戰績表,臣自當在朝堂上舉薦安祿山。到時候只要李亞臺、賀監、劉少府、韋少尹隨便站出來幾個人支持,此事必成。”
“甚好。”
李瑛大喜,等韋陟和郭虛己離開之后,立即派人召見楊國忠,命他聯系安祿山立刻準備一份戰績報告,提交給兵部侍郎郭虛己。
安祿山聞言喜出望外:“太子殿下真是給力,既然如此,我還巴結什么李林甫!”
楊國忠背負雙手,鼻孔朝天:“我就說了嘛,李哥奴只是個流水的宰相,怎么和太子殿下相比?我可提醒你,千萬不要腳踏兩條船做騎墻派!”
“呵呵……楊兄告訴太子,我安祿山此生定然以他馬首是瞻!”
安祿山笑著把裝了一百兩黃金的褡褳交到了楊國忠的手里,“有勞楊兄費心,壽王妃那里也要替我美言幾句!”
安祿山很快寫好戰績表,派遣史思明以使者的身份前往兵部衙門,呈送給兵部侍郎郭虛己。
次日早朝。
在禮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稟報完了之后,郭虛己捧著笏板站了出來,向李隆基稟奏道:
“啟奏陛下,營州都督之職自從李珪病死之后一直空缺,如今契丹有死灰復燃之勢,臣舉薦平盧兵馬使安祿山擔任此職,以加強邊關防御。”
郭虛己話音落下,京兆少尹韋陟、工部郎中薛絳還有幾個侍御史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
“臣等聽聞安祿山此人忠誠可靠,善于用兵,還是范陽節度使張守珪的義子,足以勝任此職。”
“那牛卿的意思呢?”
營州都督是個從四品的高級武將職位,因此李隆基特意詢問了一下兵部尚書牛仙客的意思。
牛仙客不想得罪郭虛己,捧著笏板道:“臣支持郭侍郎的提議,安祿山可堪此任。”
李隆基當即同意:“既然如此,那就從郭卿所奏,任命安祿山為營州都督。”
早朝結束,郭虛己立刻派人以最快的速度稟報在戲苑里修養的李瑛。
李瑛又接著把楊國忠找來,讓他去客棧告訴安祿山,提拔他為營州都督的兵部批文即將下發,讓他火速趕回幽州等候,不要再繼續在長安逗留下去,免得被人彈劾。
安祿山得到消息,當即帶著隨從離開長安,冒著日漸凜冽的寒風向北而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