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殿,早朝。
在幾個官員稟奏完畢之后,將作大匠李讓手捧笏板站出來啟奏:“啟奏圣人,道觀已經建成,可以投入使用了。”
“甚好!”
李隆基喜出望外,手撫胡須掃視腳下的文武百官:“今天是十月十三,再有三天就是先太后竇氏的誕辰,朕打算在皇室中尋找一個至誠至孝之人出家為母后祈福,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滿朝文武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修建在興慶宮里的道觀不是為了將來皇帝殯天后留給后宮女人們出家的,而是給竇太后祈福的。
右相李林甫馬上站出來,捧著笏板道:“此乃大孝之事,圣人此舉定可感天動地。”
其他文武百官紛紛跟著附和:“為太后祈福,庇佑大唐社稷,此事可為。”
太常卿趙廷佑捧著笏板道:“玉真公主跟圣人一奶同胞,可以讓她回來給太后祈福。”
“不可!”
李林甫腦筋轉的飛快,馬上就猜到了李隆基這么做的真正目的,他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十有八九打的是楊玉環的主意。
身為宰相,此時不拍皇帝的馬屁更待何時?
“必須從皇室中擇一女子在太后誕辰這天出家,祈福方能有效。玉真公主已經出家多年,若是讓她回宮,徒勞無益。”
李林甫話音剛落,朝堂上便響起一片附和之聲:“右相所言極是,必須另擇一女子在太后誕辰這天出家進入道觀修行,方能為太后祈福。”
李隆基捻著胡須表示同意:“右相所言極是,退朝后寡人便派遣內侍省的宦官去征詢皇室成員的意思,問問可有至孝之人愿意出家為太后祈福?”
早朝散去。
李隆基立刻派遣內侍省知事高力士親自趕往太極宮、大明宮挨著詢問嬪妃,可有自愿出家為太后祈福之人?
高力士來到太極宮問了幾十個人,還真有一個年約三旬的陳姓才人自愿出家,為竇太后祈福。
高力士豈能被她破壞了李隆基的計劃,當即駁斥道:“陳才人生了兩個孩子連續夭折,注定是無福之人,斷不可為太后祈福。”
高力士說完后,帶著一幫隨從前往大明宮,只留下一臉懵逼的陳才人愣在原地。
為了掩耳盜鈴,高力士今天并沒有急著出宮詢問其他王妃,而是裝模作樣的咨詢了上百位世婦、御妻,然后返回興慶宮稟報李隆基。
“啟奏圣人,后宮中并無適合出家為太后祈福之人。奴婢以為應該征詢諸位公主或者王妃的意思,看看可有自愿出家為太后祈福之人?”
李隆基此刻正在南熏殿書房召開內閣會議,在場的除了左右丞相李林甫、牛仙客之外,還有六部尚書以及御史大夫在場。
李隆基假裝煩躁:“朕有一百多名妻妾,卻找不出來一個為母后祈福之人,真是豈有此理!高力士,就依你所言,明天咨詢諸位公主與王妃,看看可有至孝之人?”
“奴婢遵旨!”
高力士抱著拂塵領命。
在場的諸位大人們俱都眼神轉動,好幾個這才后知后覺的明白了李隆基的真正意圖。
不等天黑,高力士就派遣義子張寶善趕往十王宅,找機會跟楊玉環見了個面,叮囑她明天就可以跟李琩吵架了。
楊玉環接到指示后心中忐忑不安,大半個晚上沒有睡好。
半夜時分,李琩來了興致,又開始索求云雨之歡。
“李琩,你沒完了是吧?”
楊玉環爬起來穿好衣服,臉上冷若冰霜,“還讓人睡不睡覺了?你說你屁本事沒有,整天就知道干這個!”
李琩正在興頭上,遭到楊玉環莫名其妙的辱罵,心中不由得有些惱怒:“楊玉環,你這話什么意思?就算你不答應,也不用這般羞辱我吧?”
楊玉環爬起來掌上燈,房間里頓時亮如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