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機構每天都會在東宮參拜太子,討論國家大事,與太極宮里的朝廷交流國家大事,因此被人稱作“小朝廷”。
東宮機構設置詹事府、左右春坊、家令寺、率更寺等機構,主事的官員級別不在九卿之下。
從前的太子除了配有屬官之外,還有被稱作“東宮六率”的軍隊,分別是太子左右衛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等六支隊伍,每率兵力在兩千左右。
自從武則天臨朝之后,太子六率被撤銷,但保留了東宮的機構。
直到李隆基登基,不僅裁撤了太子六率,甚至還對東宮機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裁剪,撤銷了家令寺、率更寺等部門,最后甚至把李瑛這個太子攆出了東宮。
李隆基沒想到自己剛剛宣布冊立李琦為太子,這小兔崽子就想搬回東宮議事,甚至還要組建東宮六率,這簡直是在觸碰自己的逆鱗!
“不可能!”
李隆基干脆利落的拒絕。
“朕既不會讓你搬回東宮,更不會把太子六率還給你!”
“你二哥做了二十年的太子都沒向朕索要太子六率,你這太子還沒當上,就向朕獅子大開口,莫非你以為朕只有你這個一個兒子?”
“朕今天就告訴你,這個太子你愛當就當,不當就給朕從南熏殿滾出去!”
“呃……”
李琦不由得瞠目結舌,自己就提了這么一個小小的要求,父皇至于這般大發雷霆么?
遭到李隆基當眾責罵,這讓志得意滿的李琦感到丟了面子,看向李隆基的眼神變得陰鷙起來,恨不得沖上去給這老家伙一刀!
李林甫心中暗自嘆息一聲,太子還是太年輕了,你這才剛被宣布成為太子,就急不可耐的提出要求,而且還是圣人最忌諱的兵權,你這不是與虎謀皮?
但好不容易把李琦推上了太子之位,李林甫肯定不能坐視不理,當下急忙站出來幫著李琦救場。
“圣人息怒,太子是看到圣人日理萬機,想幫你分憂解難,只是太過年輕,所以詞不達意,還請圣人諒解。”
一直沒有開口的武靈筠也有些著急,站起身來訓斥李琦:“還不快給你父皇認錯!”
李琦只能再次給李隆基叩首:“兒臣才疏學淺,詞不達意,還望父皇勿怪。”
要不是為了給武靈筠下魚餌,李隆基早就讓人把李琦投入天牢了,此刻也只能暫時按捺著心頭的怒火。
“退下!”
李隆基呵斥一聲,緩緩起身,用犀利的眸子掃視腳下的文武百官。
“二郎自七歲成為我大唐儲君,至今已經整整二十年,從無過錯。他為人謙遜,愛護兄弟,恪盡職守,為國盡忠,雖無功勞,亦有苦勞。”
“此番他主動禪讓儲君之位,更是彰顯其品德之高尚,胸懷之坦蕩。”
“朕在此宣布:冊封李瑛為唐王,授天策上將、兵部尚書、加開府儀同三司,統率天下兵馬,五品以下武官職位,可先任后奏。”
按照李隆基原先的計劃,打算只授予李瑛唐王、天策大將、開府儀同三司項職權,此刻被李琦的貪婪激發了心底的怒火,一怒之下干脆把空缺的兵部尚書職位封給了李瑛,甚至還把與李瑛約定的天策大將口誤說成了“天策上將”。
武靈筠你高興的太早了,你兒子成為太子有什么用,不過一個虛名罷了!
你看看李瑛的權力大不大?是不是比你兒子的太子香多了?
那你娘倆還等什么,趕快造反來謀殺朕吧!
聽完李隆基對李瑛的任命,武氏黨羽以及李林甫的黨羽如遭雷擊,一個個瞠目結舌,呆若木雞,頓時就覺得李琦的太子不香了!
李琦的嘴唇下意識的翕動了幾下,真想找一把刀來沖到丹陛上捅死這個老匹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