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想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奴婢無能,未能料到高力士自盡的意圖,請圣人降罪……”
李隆基面無表情的道:“書信何在?”
黎敬仁跪著上前,從案幾上撿起信箋,又跪行來到李隆基面前,雙手呈上:“請陛下過目。”
李隆基手指微微顫抖,接過高力士的遺書閱讀起來。
“罪臣高力士訣書:
奴婢本嶺南一介閹童,先賴義父高延福收養,后蒙圣人提攜,方有今日殊榮。
奴婢無才無德,卻能忝居廟堂之高,妄議國事,皆賴圣人器重,授奴婢以國之重器。
圣人隆恩,奴婢百死難報,又豈敢橫生二心,謀逆陛下,行不軌之舉?
奴婢是以力勸圣人冊立唐王為儲君,一來不愿圣人逼反太子,鑄成大錯,致使英名掃地,社稷動蕩,百姓蒙難。
二來唐王乃諸皇子中最佳繼承人,文武雙全,宅心仁厚,若是能夠繼承大統,定可延續圣人締造的大唐盛世。
奴婢今日以死力諫,唯愿圣人能夠懸崖勒馬,收回成命,切勿逼迫唐王太急,以免兵戎相見,生靈涂炭。
奴婢今日雖死,尚有一計助圣人逼反武氏,肅清后宮,重振朝綱。
奴婢另有一封書信寫給太子李琦,內容乃是與他共議謀反之事,并將潼關刺殺案攬到自己頭上,自稱是受皇后武氏與太子李琦指使。
圣人可對滿朝文武稱奴婢畏罪自盡,放出風聲要廢黜武氏與太子,如此便可逼迫武氏迅速謀反。
屆時,圣人調兵遣將,便可將武氏一黨連根拔起,肅清朝綱。
扳倒武氏,廢黜太子,則儲君之位空缺,圣人可冊唐王為太子,明升暗降,奪其兵權。
如此,則唐王亦能接受,朝野亦不會詆毀圣人。
若干年之后,圣人老去,太子繼位,大唐盛世定能長盛不衰。
張寶善卑鄙小人,賣主求榮,斷不能重用,請圣人近賢臣遠小人。
高力士竊據高位,外不能為君分憂,內不能甄別奸佞,無顏面對圣人。
唯有先行一步,于九泉之下掃灑陰庭,等圣人殯天之日再奉于陰間……”
“高力士啊高力士……”
李隆基看完之后仰天嘆息,心中反而更恨李瑛。
“二郎啊二郎,你這個奸佞小人,究竟用什么方法蠱惑的高力士寧死也要庇護你?你可真是個蠱惑人心的高手啊!
武靈筠母子朕一定要鏟除,而你,也必須死!
既然高力士寧死也要保你,既然他要去九泉之下掃灑陰庭,那就讓他在九泉之下伺候你吧!
朕在此發誓,只要你走進長安的城門,朕就會送你讓路,成全你們的君臣之義!”
李隆基緩緩的走到燭臺前,把高力士的遺書點燃,到最后只剩幾縷灰燼。
黎敬仁跪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圣人息怒,奴婢罪該萬死!”
李隆基脫下身上的大氅,蓋在了高力士的遺體上,緩緩開口:“去弄一口最好的棺槨來把高力士收殮,暫時停尸于此殿,另待發落。”
黎敬仁也不知道高力士在遺書中寫了什么,但李隆基看起來似乎沒有要懲罰自己的意思,這當然是燒了高香的事情。
“奴婢謹遵圣人吩咐,一定給高將軍弄口最好的棺槨!”
李隆基陰沉著臉繼續道:“你立即去召集尹鳳祥、林招隱、張寶善三人,傳朕口諭。
由原殿中省知事尹鳳祥改任內侍省知事,依舊領右神策軍大將軍。
由原內侍省副知事林招隱改任殿中省知事,依舊領左龍武軍大將軍。
由你擔任內侍省副知事,接替高力士擔任右監門衛大將軍。
由張寶善接替你擔任殿中省副知事,各司其職,不得有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