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祎、裴耀卿、賀知章、陳玄禮四個三品以上的重臣慘遭下獄之外,還有兵部侍郎夏侯功、中書侍郎嚴挺之站出來表示質疑。
“孤即將登基,爾等壞我雅興,給寡人推出去斬了!”
不等皇后發話,太子李琦就站出來展示存在感。
李林甫急忙站出來求情:“皇后,夏侯功、嚴挺之都是當朝重臣,貿然殺之,唯恐會失去民心,還望留他們性命。”
左相李適之、御史大夫裴敦復、吏部尚書王君等人也紛紛站出來求情,表示新天子登基在即,斬殺大臣不詳。
“頂撞新天子,死罪雖免,活罪難饒!”
為了樹立兒子的威信,武靈筠站出來下令:“給本宮將夏侯功、嚴挺之拖下去,各自杖責三十,隨后投入天牢!”
于是,從三品的嚴挺之、正四品的夏侯功各自挨了三十杖,被打的皮開肉綻,投入了天牢。
還有幾個正直的侍御史站出來質疑詔書的來源,被武靈筠毫不猶豫的下令推出承天門斬首。
一幫五品以下的小卡拉米還敢站出來跳腳,老娘不敢殺大臣,殺你們幾個小角色毫無壓力。
當幾個御史的首級被懸首于承天門示眾的時候,那些忠于李隆基的臣子們算是徹底明白了,長安城變天了。
左神策軍大將軍陸彥企圖翻墻逃往西內苑的神策軍大營,被剛剛投靠皇后的監門衛抓住,亂棍毆打致死。
打人者按照楊洄的吩咐把尸體抬到皇城北門,辯稱陸將軍翻墻出皇城,我們以為是刺客,誤會致死。
又一個正三品的大將軍陳尸皇城,這徹底震懾了大唐的文武百官,那些就算不滿武氏母子的人也只能明哲保身,緘口不語。
禮部與鴻臚寺、光祿寺、內侍省連夜準備登基儀式,一切從簡。
半夜時分,蘇慶節率領昔日的舊部,一萬左衛抵達長安東邊的通化門,一起來的還有右衛大將軍張蓋世率領的五千兵馬。
張蓋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聽蘇慶節說圣人寫下了禪位詔書,長安城要變天,出于對蘇慶節的信任,這才帶了五千人跟著來到長安城外探聽動靜。
鎮守通化門的是鄧文憲的堂弟鄧超,率領千余人閉門死守,拒不讓蘇慶節入內,并派人稟報鄧文憲。
“你們這些個亂臣賊子,以為拿到詔書就完事了么?別忘了圣人還在我的手中!”
蘇慶節氣的暴跳如雷,破口大罵,“你們今夜要是不開門,我就把圣人放出來,集結城外的四大營兵馬,攻破城門,殺盡叛賊!”
張蓋世聞言面如土色,渾身瑟瑟發抖。
你媽的蘇慶節還說圣人要禪位,原來是你勾結太子造反?
蘇慶節解釋道,我這不是造反,我是撥亂反正,實在是圣人做的壞事有違天理。
詔書確實是圣人寫的毫無疑問,而且已經被我困在了華清宮,太子登基已成定局。
只是這楊洄夫妻太過惡毒卑鄙,我怕他們濫殺無辜,所以才邀請你與我共同進兵,匡扶朝綱。
事已至此,張蓋世別無他法,只能硬著頭皮跟著蘇慶節混。
“事已至此,張某只能追隨蘇兄了,只是我們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圣人的安全!”
蘇慶節道:“我蘇家世代忠烈,我豈能做反賊?實在圣人殺子奪媳的惡行令人發指,所以我才撥亂反正,匡扶社稷,這絕不是謀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