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笑道:“王卿不必謙虛,論塞外七絕,即便是謫仙人也要甘拜下風,就更不用說朕了。”
李白撫須道:“圣人言之有理,臣這輩子就輸給過崔顥的黃鶴樓一次,在七絕上略遜王少伯(王昌齡表字)一籌。”
李琚接過話茬:“好了,王卿不必謙虛,希望你能像龍城飛將一樣輔佐孤拿下洛陽,與皇兄合圍長安。”
王昌齡作揖領命:“下官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圣人所望,不負魏王之托!”
李瑛的目光又掃向夫蒙靈察:“夫蒙愛卿,你麾下的河東軍共有多少兵馬?”
夫蒙靈察作揖道:“回圣人的話,共有三萬五千余人。其中屯太原兩萬人,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各五千人。”
“太原尹楊慎矜治下有多少兵馬?”李瑛又問。
“大概三千左右。”
夫蒙靈察推測道,“不過就在臣離開駐地的時候,接到斥候稟報,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騎兵渡過黃河,自蒲州朝太原進發。”
李瑛微微頷首:“楊慎矜乃是李林甫的嫡系,十有八九會依附于偽庭。這三千人馬定然是長安派去支援楊慎矜的,估計后面還會有步兵跟進。”
夫蒙靈察自嘲的一笑:“估計偽庭也知道臣深受信安郡王(李祎)提攜,擔心臣倒向圣人,所以向太原增派兵力。”
太原作為大唐的龍興之地,地位僅次于長安、洛陽,不僅被設為大唐的陪都,另外還設有并州大都督。
到了開元年間,李隆基又在太原增設河東節度使,一時間形成了太原府尹、并州大都督府、河東節度使并立的情況,局面甚至比安西還要復雜。
太原尹作為太原府的最高行政長官,級別為正三品,負責管理太原府治下八十萬百姓,并擁有三千府兵。
并州大都督設置于貞觀年間,管轄河東道境內四十多個折沖府,鼎盛時期坐擁十五萬兵力。
但因為大都督位高權重,自從設置伊始就一直不實封,由歷代親王遙領,實際掌權者是大都督府長史。
到了開元時期,府兵制度逐漸崩壞,河東境內的折沖府逃亡尤其嚴重,并州大都督治下的折沖府也從鼎盛時期的下轄四十二個銳減到二十七個,總兵力已經不足三萬人。
而開元初期的后突厥汗國正處于強盛時期,頻頻進入河東道劫掠百姓,李隆基無奈之下在太原設置河東節度使,面向地方招募帶餉士兵,與并州大都督府共同鎮守河東地區。
李瑛知道,并州大都督府長史王昱能夠上位走的是武靈筠的關系,那么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支持長安朝廷。
“王昱能夠調動多少兵馬?”李瑛蹙眉問道。
夫蒙靈察沉吟道:“據臣所知,并州大都督府目前下轄的府兵已經不足三萬,分別部署于河東道十余州,王昱總不能把所有兵力全部調到太原吧?集結兩萬人應該還是能夠做到的。”
李瑛提高音量吩咐裴寬道:“裴卿,你們中書省馬上擬旨,調楊慎矜前來靈州擔任太常卿。”
“臣遵旨!”裴寬舉著笏板領命。
李瑛又接著對夫蒙靈察道:“若是楊慎矜不奉詔,那就說明他決心依附偽朝廷,朕命令你立即將他捉拿押送到靈州,并暫時守太原尹一職。”
“或許楊慎矜已經有了防備,臣盡力而為!”
夫蒙靈察并沒有把握控制楊慎矜,謹慎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李瑛繼續道:“朕會命杜希望率領云州軍自雁門南下,如果你無法迅速控制太原,就與杜希望一起合力攻打。
若是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太原,隨后便與杜希望一起渡過黃河,與魏王三路夾攻洛陽,爭取早日掌控這兩座京城。”
夫蒙靈察再次作揖領命:“臣遵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