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鐵勒人有點本事啊,居然在山谷上設了府兵!”
蘇慶節手撫劍柄,惱怒不已,急忙派出部將引兵接應這兩股人馬,以免遭到靈州軍追襲攔截。
到了半夜,李光弼引兵撤回,左翼僅僅折損了十幾個斥候。
相比之下,負責進攻右翼的人馬則損失慘重,不僅折損了一千五百多人,甚至主將羅泰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李光弼來到蘇慶節面前,單膝跪地請罪:“末將謀劃不詳,中了叛軍的埋伏,還請郡王降罪!”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這不怪你!”
蘇慶節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予以肯定。
“要是羅泰能夠像你一樣穩重,等斥候摸清了形勢再登山,也不至于損兵殞命!”
眾人也沒有其他辦法,決定明天強攻蕭關,試試能否畢其功于一役?
“自古用兵,五倍于敵,便可強攻!”
蘇慶節連夜下達了強攻命令,“明日清晨,吃飽喝足后,強行叩關!”
轉眼天色大亮,日出東方。
京軍吃飽喝足,留下一萬人守衛營寨,蘇慶節引兵居中,左有李楷洛、劉砥柱,右有張蓋世、任師利,引領了八萬多人馬直逼蕭關城下。
“城墻上的將士聽著!”
蘇慶節策馬出列,大聲罵陣。
“李瑛逆賊,劫持太上皇,圖謀作亂,罪不可赦!
本王今統大軍前來征討,爾等速速開門投降,可免一死!”
仆固懷恩在關上彎弓搭箭,朝著城墻下射出一支羽箭,嘴里罵道。
“我呸……叛國逆賊,你助紂為虐,有何顏面去九泉之下見列祖列宗?”
兩人相隔有一百余丈,俱都是扯著嗓子喊話,弓箭根本威脅不到對方,只是表達態度而已。
“爾等既然鐵了心與朝廷為敵,那就休要怪本王不留情面!”
蘇慶節撥馬返回陣營,下令吹響號角,三軍同時沖鋒。
“咚咚咚……”
“嗚~”
一時間,蕭關城下顰鼓動地,號角嗚咽。
“攻城!”
伴隨著李楷洛一聲令下,李光弼引領了三千盾兵扛著數十架云梯發起了沖鋒。
與此同時,左側的劉砥柱軍,右側的張蓋世軍、任師利軍也各自派出三千人,舉著盾牌,扛著云梯向蕭關發起了強攻。
為了掩護隊伍攻城,在盾兵后面有萬余人弓箭手擺開陣勢,朝城墻上仰射。
而且京軍還配備了上百架井闌,一種可以登高向城墻上射擊的攻城器械,每架井闌上面可以容納四五名弓箭手。
剎那間,箭如飛蝗,猶如雨點一般灑落到蕭關的城墻上,不斷的有人中箭倒地。
而在弓箭手的后方,則有數十架投石車一字排開,朝城墻上投擲滾石,壓制守軍,掩護前鋒登城。
一時間,蕭關上下箭矢如雨,殺聲震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