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想不到太白先生不僅詩歌寫得好,這劍術也是爐火純青啊!”
李光弼贊嘆不已,本以為李白是個文弱書生,沒想到卻是個用劍高手。
“我等乃是朝廷大軍,奉了陛下之命接管壺關,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李光顏拔劍在手,率領五千將士將守關的一千五百人團團圍住。
主將被殺,關隘被奪,群龍無首的守軍紛紛繳械投降,只有零星的頑固派負隅頑抗,被李光顏率部迅速鎮壓。
這邊剛剛拿下壺關,斥候就從北面快馬來報。
“啟稟將軍,李欽率領的左威衛正在朝壺關趕來,僅剩下二十里左右的距離!”
“好險啊,再慢一個時辰,怕是就要被李欽占領壺關,奈何他不得了!”
李光弼聞言忍不住向李白致謝:“太白先生,這次能夠堵住李欽軍團,得給你記一個頭功。”
李白淡淡一笑:“我只是春天的時候走過這條路而已,知道走沁水河谷能夠比漳水河谷更快一些抵達壺關,僅此而已,談不上功勞。”
“放心吧,我一定會給圣人上書,為先生表功!”
李光弼一點都不貪功,胸襟坦蕩的把頭功讓給李白。
李白又道:“功勞不功勞的,我李白已經看淡了。如果能夠幫陛下多打幾個勝仗,早點平息這場叛亂,減少死亡,也算是我李白略盡綿薄之力了!”
“呵呵……太白先生現在的胸懷越來越寬廣了,將來必有作為!”
李光弼拍了拍李白的肩膀,安慰他不要再因為太平關之戰耿耿于懷,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
既然上了沙場,那就只有兩個結果,要么勝要么敗!
李欽軍迫在眉睫,李光弼親自部署防御,五千人全部登上城墻,據險死守。
李白建議道:“剛剛投降的這些守軍如果臨陣倒戈,后果不堪設想,我建議把他們全部攆到關城南面,派五百人看守。等戰事結束之后,再收編他們,以免出現紕漏,導致前功盡棄!”
李光弼捏著下巴,沉吟片刻道:“不如學白起,全部坑殺算了!”
李白聞言吃了一驚,急忙阻止:“萬萬不可,他們也是大唐的將士,只是被武氏母子所騙,分不清哪邊是正統哪邊是僭越,怎么可以濫殺無辜,萬萬不可!”
李光弼的這個念頭稍縱即逝,頷首道:“太白先生言之有理,但把他們留在關外也很危險,我現在就去告知他們,想要為大唐皇帝效力就留下來,不想效力的就速速出關逃命,免得我改變了主意!”
當下,李光弼親自來到俘虜面前,大聲告訴他們武氏母子的詔書是偽造的,長安朝廷是僭越篡位,靈州的皇帝才是正統。
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朗,靈州朝廷所向披靡,一路破蕭關、克太原,目前已經包圍長安,平定武氏之亂指日可待。
你們如果能夠看清局勢,棄暗投明,我李光弼可以讓你們在我麾下效力,繼續領著豐厚的軍餉,如果你們冥頑不靈,那我也不難為你們,滾去洛陽保衛你們的太后吧!
李光弼喊話完畢,下令打開壺關南門,讓這一千多名俘虜去留自便。
目前洛陽正在加大征兵力度,幾乎每戶一丁,聰明人都知道跑回洛陽還是會被再次強征入伍,還不如直接跟著李瑛干,說不定還能撈點戰功,等戰事平息了之后分一些良田或者賞金。
“我們愿意支持靈州的天子!”
“大唐萬歲,圣人萬歲!”
一千四百名俘虜,有九成愿意留下來跟著李光弼,只有一百多人自壺關南門離去,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