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思廉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把寶壓在香積寺防線,祈禱辛云京能擋住靈州軍的進攻,同時嚴密監控城內士人百姓甚至還有李唐宗室的動靜,嚴防出現獻城投降之事。
為了保持對長安城的控制,武氏母子在離開長安的時候,留下了擔任金吾衛大將軍的武衛國監控宗室,以防這些李氏皇族勾結李瑛。
現在形勢緊張,武衛國只好把手下的金吾衛交給辛思廉統率,全部登上城墻守城,只留下五百人看守十王宅。
“辛帥啊,叛軍兵臨城下,我認為應該把李琮、李琰、李琬他們都抓起來,以絕后患,免得他們與李瑛內外勾結。”
若是擱在以前,武衛國不會把辛思廉放在眼里。
但現在形勢緊張,急了眼的辛思廉都已經與武氏娘倆討價還價,甚至還用辭職來威脅,這幾天大開殺戒,一口氣殺了上千個可疑人員。
不管你是門閥還是平民,只要被人舉報有通敵之嫌,辛思廉便毫不猶豫的派人抓起來梟首于市,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人!
這讓武衛國有點畏懼辛思廉的狠辣,所以不敢直接抓捕李琮、李琬、李琰這些皇子,而是先來與他這個元帥商量。
“武將軍說的有道理,這些皇子們不得不防。但他們乃是圣人手足,豈能僅憑懷疑就貿然下獄?”
辛思廉對武衛國的建議一半支持一半反對,就算他殺起那些涉嫌私通李瑛的百姓來心狠手辣,卻不敢擅自抓這些親王。
這可都是李隆基的兒子,是李琦的親兄弟,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貿然抓人,將來怕是會惹來滅門之禍。
“這些親王與李瑛相處日久,而圣人一直住在宮里,與他們相對生疏。這些親王們很可能會私通李瑛,不能不防!”
武衛國耐著性子勸諫,“你要是怕擔責任,就讓我來做這個壞人,我去把李琮、李琬他們都抓起來,關進天牢!”
“這事好解決,派人把十王宅內所有王府的侍衛、家丁全部征調到城墻上參加守城,就剩下幾個親王還能翻了天不成?”
辛思廉果斷拒絕了武衛國的請求,不想賭上家族的命運,而是選擇了一個相對穩妥的措施。
“把十王宅的仆人都抽走了之后也不需要看守了,有勞武將軍率領金吾衛去長安東門堅守。”
辛思廉不僅沒有答應武衛國的條件,反而順手將他派到城墻上守城。
我們爺倆現在拼死拼活的保衛武太后,你這個當侄子的是不是也該到城墻上出一份力?
“既然元帥覺得這樣穩妥,那就按你的計劃行事吧!”
武衛國只能領命而去,回家悄悄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到洛陽,請求武太后頒布懿旨,把十王宅里的這些親王全部抓起來,以絕隱患。
辛思廉不想得罪這些親王,畢竟他們都是圣人的手足兄弟,于是派遣自己的小舅子前往十王宅好言安撫,并把武衛國出賣了。
“武大將軍擔心你們私通李瑛,建議將諸位親王下獄,辛元帥秉公執法,拒絕了他的提議。
“目前叛軍勢大,城防薄弱,因此辛元帥借諸位親王的侍衛與家丁一用,還望各位殿下鼎力相助。”
慶王李琮、棣王李琰、榮王李琬等人又不傻,目前的這種形式下,如果不肯把家丁送出去,那就得去蹲大獄,自然俱都爽快答應下來。
尤其是鄂王李瑤,更是表現的積極踴躍:“光侍衛與家丁怕是不夠用,要不然把庖廚、車夫也都派到城墻上去?必須死守長安城,堅決打退叛軍的進攻!”
李瑤心里實在害怕暴露自己跟李瑛的關系,只要能熬到靈州軍攻破長安,憑自己和二郎的關系,以后定然也能像八郎那樣大權在握……
所以,李瑤表現的比任何人都積極響應辛思廉的號召,你要征調侍衛和家丁,那我把庖廚與車夫都給你,實在不行把婢女也獻出去,只求能夠保住小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