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這兩個在隴右戌守了多年的將軍一起捧著笏板出列。
“你二人盡快點起三萬人馬,兵分兩路,一路走蕭關前往鄯州,另一路走陳倉前往洮州,盡快增援皇甫惟明。”
李瑛身板坐的筆直,用洪亮的聲音下達了命令。
在原先的歷史上,李隆基就依靠著王忠嗣、皇甫惟明等人壓制了吐蕃,自己一定要做的更好!
即便大唐現在面臨著內戰,但自己也絕不會放棄邊疆!
“臣遵旨!”
張守瑜、高秀巖一起彎腰領命。
李瑛繼續說道:“我軍收復京師之后,武氏母子已經是冢中枯骨,剿滅他們只是時間的問題,故此不能因噎廢食。
“在朕這里,攘外必先安內行不通,朕要安內必先攘外!”
“陛下圣明!”
滿朝文武紛紛附和。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收復長安對于李瑛勢力來說絕對是一個決定性的勝利。
拿下大唐的都城,一定會讓江南、荊襄、嶺南的那些地方官紛紛倒向長安朝廷。
在去年兩個朝廷對峙的時期,這些偏遠的地方官看不清形勢,不知道誰會占據上風,也說不準誰是正統誰是篡位,所以大部分人都采取騎墻觀望的態度。
但現在李瑛已經入主長安,麾下軍隊勢如破竹,只要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應該會知道怎么站隊吧?
因為這是大唐宗室的內戰,不是外族入侵,誰占據上風就向誰臣服絕對是明智之舉,而且還不用擔心背上叛徒的罵名!
反正誰做皇帝都姓李,誰當皇帝都是大唐,也就沒有叛徒這一說!
李泌再次站出來向滿朝文武介紹當前的形勢。
“目前,北庭、隴右、河西、朔方、蒙古、河東、京畿道、河內道已經全部都在我軍的控制之下,所有官員悉數都是由圣人任命。
都畿道為洛陽叛庭掌控,劍南道由于田仁琬的控制,各州官員目前傾向于武氏母子,拒不承認圣人的正統地位。
淮南地區、揚州大都督府由于武氏母子的人事任命,地方官多為其嫡系,相對傾向于洛陽叛庭。
河北道除了王忠嗣仍在德州地區堅守之外,全境已經被幽州叛庭掌控,目前張安叛軍的前鋒部隊已經進入河南道境內。
除此之外,江南道各州、荊襄各州、山南道各州、嶺南道各州已經陸續派遣官員前來長安參拜,承認陛下的正統地位。”
李瑛微微頷首:“命令李嗣業盡快攻破武關,打通關中地區與荊襄地區的聯系,讓各州縣把糧食賦稅給朕送到長安。”
“啟奏陛下,李嗣業將軍的書信送到。”
就在這時,守在含元殿門外的宦官抱著拂塵,快步來到丹陛前彎腰稟報。
“交給李尚書拆閱!”
李瑛并不打算親自看,而是讓李泌當眾誦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