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告示上面的盟約是真是假?楊洄與李林甫竟敢把劍南割讓給吐蕃,他們就不怕遺臭萬年嗎?”
裴寬端起酒杯再次喝干,笑瞇瞇的道:“這是哥舒翰從隴右前線揭下來的吐蕃告示,自然千真萬確。如果不是楊洄與李林甫賣國,吐蕃又怎么會傾巢而出向隴右發起進攻?”
“唉……”
田仁琬仰天嘆息一聲,久久無語。
且不說獲得吐蕃人的幫助后能否戰勝李瑛,就算能夠贏得勝利,把劍南、隴右、朔方、河西割讓出去,怕不是會被老百姓的唾沫星子給淹死……
裴寬起身拍了拍田仁琬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兄弟啊,聽愚兄一句勸,不要再被李林甫帶進溝里了,他肯定難逃滅族之罪,將來也會遺臭萬年,難道你就不為家眷考慮么?”
“多謝裴兄!”
田仁琬無奈的起身作揖,“我田仁琬……率領劍南軍降了,無論陛下讓我做什么,哪怕是將我關入大牢,小弟也認了,只求不要連累族人!”
“哈哈……愚兄就知道仁琬是個識時務的聰明人!”
裴寬高興的放聲大笑:“仁琬你放心,愚兄乃是當朝宰相,陛下既然對我許下承諾,就絕對不會言而無信!愚兄替你做個選擇,去朝廷做兵部侍郎好了。”
“嗯……”
田仁琬面露猶豫,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到朔方擔任節度使。
裴寬繼續道:“做侍郎可以打消陛下對你的疑慮,你若是表現好了,還怕將來不會被重用么?你若是執意去朔方統兵,萬一有人在陛下面前中傷于你,不怕遭到猜忌么?”
田仁琬茅塞頓開,施禮道:“多謝裴兄指點,既然如此,就請回京稟報圣人,田仁琬愿意到京城任職。”
“一言為定!”
裴寬興奮的擊掌,“仁琬能給愚兄這個面子,總算沒有讓我白跑一趟。既然你迷途知返,那就把梁州的官員都召集來當眾宣布如何?”
“小弟謹遵裴兄之命!”
田仁琬拱手領命,當即派遣幕僚去刺史府把梁州刺史、梁州別駕、長史等人邀請過來,當眾宣布棄暗投明。
半個時辰之后,梁州的幾個主要官員陸續抵達現場。
田仁琬站起身來,大聲宣布:“諸位,在座的這位乃是前任戶部尚書裴寬裴大人,也是現任大唐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他此番來我們漢中,乃是為了宣傳陛下的仁德,我田仁琬決定率領劍南軍棄暗投明,自今日起承認長安的皇帝為大唐正統,共討武氏母子,鏟除賣國賊楊洄、李林甫!”
山南道治下的南陽、西城、襄陽、房齡等地要么主動投降了李瑛,要么就被李嗣業給打了下來,漢中的官員也想站隊長安,只是田仁琬手里有兩萬多人的軍隊,這讓他們只能繼續支持武氏母子。
而現在,田仁琬決定投降李瑛,自然讓漢中的官員求之不得,一個個臉上露出驚喜的表情。
“陛下仁慈,我等愿迷途知返,支持圣人討伐武氏,將功贖罪!”
在梁州刺史的帶領下,眾官員紛紛俯首稱臣,異口同聲的承認李瑛才是大唐皇帝。
裴寬撫須大笑:“諸位既然能看清形勢,實乃漢中百姓之幸,本相回到長安自當向圣人據實稟報。”
眾官員紛紛道:“我等早就有心歸順朝廷,還望裴相在圣人面前為我等美言幾句。”
田仁琬招呼眾人落座共飲:“諸位同僚快快看座,一起為裴相接風洗塵。”
當下眾人推杯換盞,竭盡所能的討好裴寬,希望能夠謀求一個好前程!
次日,裴寬帶著隨從離開漢中,踏上了返回長安的旅途,爭取盡快把這個好消息稟報給皇帝,好讓李光弼早日進軍巴蜀,御吐蕃于國門之外。
田仁琬帶著梁州刺史、別駕等官員一直把裴寬送出二十多里路程,方才揮手作別,等著朝廷的正式詔書抵達,再各奔前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