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多謝圣人提攜,愿為大唐肝腦涂地,萬死不辭!”
蕭嵩急忙起身,在筵席中央對著李瑛叩謝天恩。
待蕭嵩起身回到座席之后,李瑛的目光又掃向信安郡王李祎。
“郡王年輕的時候為國征戰,勞苦功高,年歲大了又秉持忠義,不懼武氏母子的壓迫,實乃宗室楷模,大唐砥柱。
朕決定,即日起升李祎為申王,出任吏部尚書。”
春秋時期有申國,在河南南陽一帶,后來被楚國所滅,也就是說李祎從郡王直接升級成了親王。
“老臣謝圣人隆恩!”
李祎聞言驚喜交集,直覺得自己這一年的大獄蹲的實在太值了,急忙起身跪謝。
一個蘿卜一個坑,既然李祎成了刑部尚書,那代理的蕭衡就得挪位子。
而且,李瑛之所以安排李祎去吏部取代蕭衡,也是為了避免蕭氏父子權力太大。
否則,這爺倆一個太師、一個吏部尚書,怕是會引得赴炎趨勢之徒像蒼蠅一般撲上去,極易結黨營私。
“申王掌刑部之后,蕭衡改任司農卿。”
蕭衡的吏部尚書本來就屬“代理”的,現在改任九寺之一的司農寺主官,說起來也算是平級調動,
“謝圣人器重,臣定當誓死報效朝廷!”
身穿紫袍的蕭衡急忙爬起來叩首謝恩。
李瑛的目光緩緩轉到李適之身上,清了清嗓子,高聲道:
“自即日起,由李適之出任戶部尚書,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授紫金光祿大夫,賜爵廬江郡公。”
在武氏發動政變之前,李適之就是當朝宰相,而且他五十歲出頭的年齡正當盛年,不像蕭嵩、李祎都是七十歲左右的老朽,故此李瑛依舊讓李適之出任宰相,也是長安朝廷的第四個宰相。
李適之是太宗李世民的曾孫,李承乾的孫子,之前的爵位是清河縣公,現在晉級為郡公,自然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謝圣人厚恩!”
李適之一臉平靜的起身,跪地謝恩。
這三個屬于前朝臣子中的重量級人物,把他們安置好了,其他的就好說了。
李瑛又宣布讓夏侯功繼續擔任兵部侍郎,嚴挺之繼續擔任中書侍郎,讓出戶部尚書之位的宋鈞保留了一個戶部侍郎的職位,并改任軍器監主官。
一時間,人人有官,各個有爵,可謂皇恩浩蕩。
宴席的氣氛逐漸從賀知章去世帶來的沉重變得歡悅起來,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看著大臣們一個個跪倒在李瑛面前叩首謝恩,李隆基的臉越拉越長。
他終于意識到想要依靠李祎、李適之這些舊臣搞復辟的想法多么愚蠢,就算自己以前對他們恩重如山,那也是昨日黃花,稍微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該怎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