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糊涂啊!”
“太上皇真是太自私了!”
“我大唐本來就已經遍地烽火,太上皇如果為了自己的權欲與洛陽偽庭勾結,那就是大唐的罪人啊!”
“這老家伙就是個自私自利之徒,好色多疑,親情淡薄,防備自己的兒子像防賊,被武毒婦賣了還幫著數錢……蠢貨!”
李琚的嗓門特別大,直接開罵,惹得眾人紛紛扭頭。
不過,這番話倒是讓李瑛很受用,對李琚的不滿稍微降低了一些。
這個莽夫沒有太多心眼,利用他收拾李隆基倒是個不錯的棋子!
“太上皇置社稷于不顧,若是把他抓回來,可別怪朕將他囚禁起來,讓他誰也不能再見!”
李瑛惡狠狠的說道,已經在心里想好了怎么報復李隆基。
李泌嘆息一聲:“目前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就看呂奉仙能不能把人追回來。”
顏杲卿提出建議:“陛下,如果呂將軍能把圣人追回來也就罷了,如果無法追回,臣建議陛下將王忠嗣召回長安,另外派遣一員大將前往幽州主持軍事。”
蕭嵩與李祎兩位元老也支持顏杲卿的看法,畢竟王忠嗣是在皇宮里長大的,他對李隆基的忠心可能要在這幫親王之上……
事實上,最不忠心的反而是李隆基的這幫兒子。
如果李隆基逃到洛陽之后,給王忠嗣修書一封,王忠嗣直接率部倒戈,那無疑會讓洛陽朝庭的勢力壯大。
李瑤更是對老爹的行為嚴厲斥責:“父皇真是太昏庸了,忠奸不分,武氏娘倆差點把他弄死了,他居然還去投奔,也不考慮是否騙他上鉤?”
李琚更加憤怒:“老糊涂蟲,死了拉倒,最好讓武毒婦一杯毒酒送他上西天!”
李瑛懶得阻止李琚,讓他替自己罵幾句,發泄下心頭的怒火也不錯。
其他的親王則沒有表態,一個個露出事不關己的表情,自己反正沒什么職位,那就沉默是金。
李瑛考慮了片刻,捻著胡須道:“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忠嗣有非凡的軍事才能,朕選擇信任他一次……”
顏杲卿拱手力勸:“陛下,正因為王忠嗣用兵了得,就更不能留他在幽州。如果他平定了幽州,又倒向了洛陽偽庭,那、那……他們就實力大增了啊!”
“賭一把!”
李瑛眸子里閃爍著堅定的眼神,吐出了三個字。
蕭嵩開口問道:“前段日子,不是降旨讓王忠嗣把李璘和張守珪送到長安來嗎,目前到哪里了?”
兵部尚書李泌答道:“據斥候稟報,王忠嗣派了五百人押解李璘、張守珪前來長安,走的云州、雁門關這條路線。
目前可能已經過了雁門關,進入河東境內了。如果不出差錯的話,再有半個月差不多就能抵達長安。”
李瑛又問:“忠王李亨可曾隨行?”
李泌道:“斥候說忠王也在隊伍之中。”
“那就好,王忠嗣與三郎私交最好,他能把三郎送回長安沒有留在身邊,朕選擇相信他這一次!”
李瑛做了最后的決斷,“如果王忠嗣當真倒戈了,就讓朕來承擔用人不明的責任!”
見皇帝態度如此堅決,顏杲卿只好退下。
李瑛之所以選擇信任王忠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王忠嗣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在長安,他的妻妾也在長安,所以李瑛賭王忠嗣不會為了李隆基置家人的生死于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