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諸葛恭強行結束了她腹中胎兒的成長,倒是讓高婕妤長舒了一口氣,不會因為又生了一個兒子得罪大兒子。
第三個獲準出宮的是二十郎延王李玢的母親柳婕妤,李玢于去年夏天娶妻,并搬進了十王宅,因此其母柳氏獲準出宮。
第四個獲準出宮的是二十二郎濟王李環的母親鐘美人。
李環排行二十二,比李玢小一歲,比在洛陽當皇帝的李琦小半個月,但卻比倆人早娶了一年的媳婦。
蓋因這小色批十四歲的時候就偷嘗禁果,將一個宮女的肚子搞大,李隆基見這小宮女楚楚可憐,便金口玉言,直接冊封她為濟王妃,跟李環成了親,搬到了十王宅。
獲準出宮的嬪妃僅此四人,諸葛恭接著宣布兒女尚未撫養成人,需要遷到太極宮臨湖、嘉壽、熏風三殿定居的嬪妃。
分別是二十三郎信王李瑝的母親盧美人,二十四郎義王李玼的母親閻才人。
二十五郎陳王李珪的母親的母親王美人,當然此王美人非彼王美人,同為王姓而已。
二十六郎豐王李珙的母親陳才人,二十七郎恒王李瑱的母親鄭才人,二十九郎涼王李璿的母親武賢儀。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一下這個武賢儀,她與武惠妃一樣,也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只不過其祖父與武則天是堂兄妹,比武惠妃稍微遠了一脈。
武惠妃為了鞏固自己在后宮中的地位,十年前舉薦自己的堂妹入宮,被李隆基冊封為美人。
那一年,武美人只有十五歲,還是情竇初開的花季少女。
也許是年齡尚幼,武美人進宮后并沒有懷上身孕,直到四年前才給李隆基生下了二十九子李璿。
老來得子,這讓年近五旬的李隆基很高興,便冊封李璿為涼王,并擢升武美人為九嬪之一的賢儀。
這時候,武惠妃已經年近四旬,韶華漸逝。
而小武氏二十出頭,正是女人身體最好的年齡,又香又酥又彈又軟,直把李隆基迷得樂不思蜀,神魂顛倒。
一年之后,小武氏又給李隆基生下了三十郎李璥,旋即被冊封為汴王,并加左千牛衛大將軍。
一時之間,小武氏風頭正勁,大有蓋過武惠妃的趨勢,姐妹二人被三大內并稱為“大小武妃”。
這讓武惠妃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于是開始攻訐誣陷小武氏,小武只不過二十出頭的年齡,哪里是武惠妃這個后宮老姜的對手,很快就失寵。
再加上幼子李璥于兩歲的時候夭折,被武惠妃解釋為上天對小武氏的懲罰,使得李隆基更是避之不及,即便到現在依舊失寵。
除了兒子未成年的六個嬪妃之外,另有女兒未成年的嬪妃七人,也獲準到太極殿居住。
“以上諸位娘娘,即刻收拾行囊,遷往太極宮定居!”
諸葛恭捧著拂塵,面無表情的宣布決定。
不管怎么說,住在太極宮都要勝過掖庭宮許多,最起碼衣食住的待遇就不一樣,伺候的婢子與太監也要多一些。
十幾個嬪妃紛紛施禮拜謝:“多謝諸葛主事!”
最后,就是那些沒有兒女的嬪妃,林林總總的將近三十人。
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楊淑妃與韋順妃,盡管身為尊貴的四妃之一,但因為沒有子女作為護身符,他們只能接受被發配到掖庭宮起居的命運。
“好了,就這樣了,請諸位娘娘速速收拾行囊,在午時離開興慶宮!”
諸葛恭把手里的簿冊合上,面無表情的說道。</p>